数字相控阵波束形成IC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数字相控阵波束形成IC介绍
数字相控阵波束成形IC是一种集成电路,旨在通过操纵相控阵系统中多个天线元件上信号的相位和振幅,以电子方式引导和塑造电磁波束。其工作原理是将输入或输出的射频(RF)信号数字化,通过数字信号处理(DSP)算法应用精确的相移和振幅调整,并将信号组合形成无需机械运动即可定向的聚焦波束。这种集成电路通常集成了多个收发器通道、数字移相器、放大器和控制逻辑,可为 5G/6G 无线🛜通信、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等应用实现实时波束成形。通过利用数字处理技术,该芯片可实现高精度波束转向,支持自适应波束成形以减少干扰和提高信号质量,并可实现多波束操作,与多个目标同时通信。
据QYResearch调研团队最新报告“全球数字相控阵波束形成IC市场报告2025-2031”显示,预计2031年全球数字相控阵波束形成IC市场规模将达到9.49百万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4.1%。
图. 数字相控阵波束形成IC,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图. 全球数字相控阵波束形成IC市场前3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基于2024年调研数据;目前最新数据以本公司最新调研数据为准)
根据QYResearch头部企业研究中心调研,全球范围内数字相控阵波束形成IC生产商主要包括Analog Devices、Otava、pSemi等。2024年,全球前三大厂商占有大约86.6%的市场份额。
市场驱动因素及增长机会:
D1:5G/6G 通信基础设施扩展
5G 网络的推出(以及 6G 的预开发)是重要的商业驱动力。5G 毫米波 (mmWave) 频段需要相控阵天线来克服信号衰减,而数字波束成形 IC 能够将动态波束聚焦于用户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物联网传感器),从而增强覆盖范围、数据速率和容量。对于旨在支持太比特速度和无处不在的连接(包括星地融合)的 6G 而言,先进的数字波束成形 IC 对于管理复杂的多用户、多波束环境至关重要。
D2: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
现代军事系统(例如雷达、电子战、安全通信)越来越依赖数字相控阵天线,因为它们能够生成高度定向、灵活的波束,并具有快速扫描能力(相比机械系统)。
D3:低地球轨道 (LEO) 卫星和卫星通信 (SatCom) 的普及
低地球轨道 (LEO) 卫星星座(例如 Starlink、OneWeb、Kuiper)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全球宽带接入需求的指数级增长。LEO 卫星需要紧凑、高效的相控阵天线来与地面站和用户终端进行通信。
D4:降低成本和复杂性的技术创新
半导体工艺的进步(例如 CMOS、SiGe,甚至用于高功率应用的 GaN)使得数字波束成形 IC 能够实现更高的集成度、更低的功耗和更低的成本。
市场挑战与风险:
C1:高频设计的技术复杂性
随着应用向更高频率(24 GHz 以上、6GHz THz 频段)推进,信号衰减、路径损耗和电磁干扰 (EMI) 也随之增加。设计波束成形IC以在这些频率下保持相位/幅度精度,需要克服寄生电容、基板损耗以及密集阵列元件之间的串扰。大规模阵列(例如5G大规模MIMO中超过128个元件)需要IC来管理数百个同时发射的波束,每个波束都具有独特的相位/增益设置。这需要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DSP)和实时校准,这会增加功耗和设计复杂性。
C2:高昂的开发和生产成本
专用工艺(例如GaN-on-SiC、SiGe BiCMOS)和先进封装(例如2.5D中介层)推高了制造成本。从5G基站到导弹防御系统等各种应用都需要针对特定频段、功率水平和尺寸定制的IC。这种碎片化阻碍了规模经济的实现。
C3:供应链脆弱性和地缘政治风险
关键材料(例如氮化镓 (GaN) 衬底、高纯度铌酸锂 (LiNbO₃))和先进制造工艺(例如 28 纳米 RF-SOI)由少数供应商主导。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例如美国对先进半导体的出口管制、中国对镓/锗的限制)扰乱了供应链,迫使制造商寻求双源供应或开发昂贵的国产替代品。
数字相控阵波束形成IC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1. 5G/6G 基础设施驱动的爆炸式增长:全球范围内 5G 和早期 6G 试验的推出,加速了对能够支持超宽带 (UWB) 频率和动态波束控制的高精度波束成形集成电路的需求。此外,低地球轨道 (LEO) 卫星星座(例如 Starlink 和 Telesat Lightspeed)的兴起也是重要的催化剂。
2. 材料创新与先进封装:GaN、SiGe BiCMOS 和先进封装技术正在提升性能,同时缩小尺寸并降低成本。
3. AI/ML 集成,助力智能波束成形:AI 和机器学习正在提升波束成形的精度,降低延迟,并实现自适应环境。
4. 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全球各国政府(例如美国、中国、欧洲)正在加大国防预算,以更新现有系统,这直接推动了对高性能波束成形 IC 的需求。
5. 供应链区域化与国产半导体发展:中国在 5G 基础设施部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6 GHz 网络需要先进的波束成形 IC。然而,中国在高端 IC 方面的自给自足能力仍然有限,70% 的 12 英寸硅片仍依赖进口。欧盟芯片法案正在重塑半导体制造业,英飞凌德累斯顿扩建项目将把 15% 的洁净室容量用于微波元件,目标是欧洲国防和 6G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