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的胡金牛和陈璟两位教授因其幽默风趣的个人简介而登上热搜,引发网友广泛讨论。许多人在看完他们的简介后不禁感叹:这不仅是简历,简直像是一场脱口秀!
胡教授在其个人简介中坦诚地提到,自己的部分学术论文曾发表在“水刊”,而他担任的多个学术期刊审稿人则是“被人强拉进去的”。在介绍研究方向时,他也不失幽默,表示某些领域“火得一塌糊涂,其实都是为了生存”。他的荣誉称号中甚至还备注道:“如果不相信,请google之”,更有趣的是,他自豪地称自己为“力压普京的男人”,因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二而得名。
与胡教授不同,陈璟教授的简介同样生动有趣。他在个人概况中自嘲道:“应该拿不到诺奖”,并且坦言个人荣誉“都是浮云而已”,甚至表示不会为学生找工作。他提到自己在30岁之前靠全奖出国读书,并顺便拿到了一些文凭,而如今则是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陈教授对荣誉的看法颇具哲理,他贴上了一张网络截图,形容那些荣誉称号就像浮云一样。
南开大学对此持包容态度,认为教师们的幽默自嘲恰恰体现了学校“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精神。这种风格不仅让学术变得更具亲和力,也让更多年轻人能够接近学科,走进研究领域。原湖北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叶显发对此表示,传统观念中的大学教授往往给人一种冷冰冰的印象,而学业和学术研究本应是务实且亲和的。
这次事件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南开大学教授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也引发了对学术界形象的反思。在当今社会,学术不再是冰冷的数字和复杂的公式,它同样可以是幽默和温暖的。这样的自嘲式简介不仅让教授们更具亲和力,也为学术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风气,值得更多学者借鉴。希望未来有更多像胡金牛和陈璟这样的教授,能够通过幽默的方式,拉近学术与大众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