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日晚九点🕘️多,无人机表演结束了,苗永康才能安心吃上一口饭了。
八月三日,夜幕降临,工作人员正借着微光,按照米尺上的刻度将无人机一一摆放在预定位置。
每次无人机编队表演开始前,苗永康都要用专业设备对现场风力数据进行采样测试,以确保飞行表演安全。
表演临近,苗永康对即将起飞的无人机再做最后一次检测。
数千架无人机在接收到指令的瞬间,整齐划一地腾空而起,场面壮观。
八月二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表演被迫取消,苗永康和小伙伴抓紧时间把无人机收起来。
七月二十九日深夜,苗永康和同事将第一批无人机装箱运往演出地。常常一场表演就需要搬运上千个安全箱。
夜幕降临,苗永康与表演团队的小伙伴反复调试设备,为第二天的正式演出做足准备。
无人机表演开始,空中的数千架无人机都由苗永康操作这台电脑控制,他紧盯着电脑显示器上的每一个参数变化,不敢有丝毫松懈。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精彩图片
当数千架无人机与漫天烟花同时绽放,会是怎样浪漫的场景?当00后团队与无人机群“共舞”,又会迸发出怎样的精彩?七八月间,记者跟随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蹲点采访,探访00后追梦人用无人机编织星空的幕后故事。
“3、2、1,起飞!”8月3日,随着00后飞控主管苗永康按下起飞键,5000架搭载烟花的无人机矩阵从南通启东海岸线依次腾空而起,在夜空中勾勒出《千里江山图》、日照金山、齐天大圣等图案。无人机搭载的烟花如闪亮的瀑布倾泻而下,令现场观众惊叹不已。
“这么多架次的无人机与烟花协同表演在华东地区还是首次。”苗永康指着电脑上密密麻麻的坐标点阵图向记者介绍,“此次表演是在海边进行,气象条件的不确定性给演出带来了巨大挑战。”
7月29日深夜,记者来到南京市建邺区的江苏天幕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器材仓库里灯火通明。午夜时分,苗永康带领团队进行最后的设备清点。“仔细核对清单,确保万无一失。”再过7小时,这支由清一色00后组成的飞控团队就要押运价值数千万元的器材奔赴演出现场,开启又一场科技与视觉的盛宴。
经过数天的筹备,8月3日,团队终于等来了演出的时刻。在启东海滨,记者看到,6个标准篮球场大小的起降平台上,技术团队正在进行最后的设备校验。每架无人机都要经历严格的检测:无人机需要准确摆放在预设坐标点,再装配特制冷焰火模块,最后通过无人机群控制系统进行编队联调。苗永康穿梭在无人机群中,时而蹲下检查飞机状况,时而与同事核对飞行参数,衣服被汗水反复浸湿。
随着低空经济的崛起,无人机表演成为各地文旅项目的“新宠”。“今年上半年,团队已完成近200场演出,目前我们档期已排到了10月份。”苗永康颇为自豪地说。
当无人机群在绽放“空中芭蕾”,璀璨夜空变得更加精彩夺目,像极了这群00后闪亮的青春。 本报记者 蒋文超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