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用技术标准
SY/T 7326-2016《恒电位仪通用技术条件》
该标准规定了恒电位仪的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适用于各类恒电位仪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具体要求包括:
·恒电位精度:±5mV(典型值),确保被保护金属电位稳定。
·恒电流控制精度:≤±1%,满足不同工况下的电流输出需求。
·输出范围:可调范围不窄于额定值的2%~100%,适应不同负载需求。
·保护功能:具备过流、过压、过热保护及防雷击设计,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环境适应性:工作温度范围-20℃~+55℃,湿度≤95%(无凝露),适应野外恶劣环境。
·通信接口:支持RS485、MODBUS RTU协议,实现远程监控和参数调整。
二、船用恒电位仪标准
CB 3220-1984《船用恒电位仪技术条件》
针对钢质海船船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该标准明确了船用恒电位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重点包括:
·防爆性能:符合GB 3836.1-2010《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确保在易燃易爆环境下的安全运行。
·防护等级:机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42,防止灰尘和雨水侵入。
·电磁兼容性:内置EMI抗干扰滤波电路,适应船舶复杂电磁环境。
T/SAS 0022-2023《船用恒电位仪》
进一步规范了船用恒电位仪的代号、规格、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强调:
·代号与规格:明确设备型号命名规则,便于选型与维护。
·性能指标:与CB 3220-1984标准衔接,细化技术要求。
·检验规则:增加型式试验和出厂检验项目,确保产品质量。
三、试验方法标准
GB/T 24196-2009《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电化学试验方法 恒电位和动电位极化测量导则》
该标准规定了恒电位和动电位极化测量方法,适用于表征阳极和阴极反应的电化学动力学特征,为恒电位仪的测试提供理论依据。
ASTM G5-94 (2011) e1《制定恒电位和动电位阳极极化测量值的标准参考试验方法》
国际通用标准,提供恒电位和动电位阳极极化测量的标准参考方法,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四、行业特定要求
油气管道应用规范
针对油气管道阴极保护,恒电位仪需满足:
·冗余设计:采用一用一备配置,主备机独立运行,故障时自动切换(切换时间≤1秒)。
·抗干扰能力:内置滤波电路,抵御高压输电线路、电气化铁路等强电干扰及杂散电流。
·环境适应性:工作温度范围扩展至-40℃~+55℃,适应极端气候条件。
·通信协议:支持GPRS、4G等无线🛜通讯技术,实现数据远程传输与监控。
SY/T 6064《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管理规程》
明确恒电位仪在管道阴极保护系统中的选型、安装、调试及维护要求,强调:
·选型依据:根据管道长度、直径及土壤电阻率计算保护电流,选择合适输出参数。
·安装要求:远离高频设备,控制电缆与动力电缆分开敷设(间距≥0.5米)。
·调试与校准:安装完成后进行参数调整,确保电位测量准确。
·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状态,记录运行参数,及时处理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