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在观看一部老科幻电影时,突然心生一股寒意,暗自想道:“等等,这不就是现在正在发生的吗?”
说到“科幻”,大多数人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那些色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的幻想故事。但除了这些,还有一种“硬核”科幻,它深深扎根于科学的假设中,用一种冷静且审视未来的眼光去看待一切。
正是这种类型的作品,往往能在我们的记忆里留存多年,而它们的创作者,有时候甚至会成为预言家。
人们常常轻描淡写地说:“这种事情永远不会发生。”然而,历史却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了这样的观点。以下这些例子,便能证明科幻电影如何一步步走进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1. 《楚门的世界》(1998)
类型:剧情 / 科幻 | 豆瓣评分:9.4
1998年,某人曾提出打造一个全天候直播普通人生活的频道,这个创意当时简直荒唐可笑。电影中的楚门生活在一个艺术家精心设计的世界中,成了全球观众眼中的“活剧”。他的一举一动,从吃饭到恋爱,甚至忧伤,都被全世界的人们看得津津有味。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如今的我们几乎都在“直播”自己的生活,无论是与朋友分享的自拍🤳照,还是无心间发的动态,都有可能吸引一大批观众。我们成为了楚门,自愿将自己锁在一个由点赞和评论构建的玻璃屋中。
2. 《少数派报告》(2002)
类型:科幻 / 惊悚 / 犯罪 | 豆瓣评分:7.9
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大数据和算法的时代,用数据预测行为的构想早已不再是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准确描绘了一个未来,广告商通过个人信息精准地推送广告。
现实中,尽管我们不会看到全息影像对着喊“你的名字”,但是互联网广告无处不在。只要你曾经搜索过某个产品,或者在购物中心走过一圈,智能系统就已经悄悄开始推送与之相关的广告。
3. 《星际穿越》(2014)
类型:剧情 / 科幻 / 冒险 | 豆瓣评分:9.4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基普·索恩为两部科幻电影提供了咨询,其中《超时空接触》和《星际穿越》被认为是科幻史上最精确的作品。
如果外星人接触的情节难以验证,那么《星际穿越》对黑洞的预测却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可。2013年,导演诺兰根据复杂的数学方程式,创造了一个近乎真实的黑洞形象——一个球形的“怪兽”,吞噬了光线并形成了巨大光环。
十年后,NASA用望远镜🔭拍摄到的黑洞照片,几乎与电影中的图像如出一辙。
4. 《2001太空漫游》(1968)
类型:科幻 / 惊悚 / 冒险 | 豆瓣评分:8.9
斯坦利·库布里克的这部电影仿佛一系列精确的未来预言。影片中的月球景象出现在人类真正登月之前,而宇航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更让人觉得不容忽视。
库布里克设想的旋转空间站,至今仍未被真正实现,但现实中的国际空间站,已经在努力追赶当时的设计。而电影中,宇航员使用平板屏幕观看电视、和家人进行视频通话的场景,似乎也已经变得再普通不过了。
虽然商业太空旅行目前仅限于富豪们,但飞机座椅上的小屏幕,已经成为了飞行的标配。而人工智能,虽然还未如电影中那样有致命威胁,但像语音助手已可以控制家里的灯光和门锁。
5. 《绿色食品》(1973)
类型:剧情 / 科幻 / 悬疑 / 惊悚 | 豆瓣评分:7.2
这部电影设定的故事发生在2022年,描述了因人口过剩、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食物极度短缺的世界。
当我们回顾2022年,发现电影的预言依然令人毛骨悚然。全球人口已突破80亿,且增长速度加快,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地球将变得更加拥挤。
人口增加的同时,碳排放不断上升,粮食安全也面临严峻挑战,某些地区的人们,恐怕将面临饥饿威胁。
6. 《银翼杀手》(1982)
类型:科幻 / 惊悚 | 豆瓣评分:8.6
这部电影的未来设定,几乎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预言。智能机器人️、无处不在的广告,很多场景早已成为现实。
其中有一个细节,如今正悄然成真——电影中的洛杉矶常年阴雨,这看似微不足道,却暗示了地球气候的变化。
随着全球变暖,南加州的气候变化越来越明显,甚至开始出现热带风暴。看来,气候变化的威胁早已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7. 《过关斩将》(1987)
类型:动作 / 科幻 / 惊悚 | 豆瓣评分:6.8
当真人秀成为21世纪初的主流娱乐形式时,科幻迷们不禁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觉。这部电影预见了人们将他人的痛苦和屈辱作为娱乐的未来。
电影中的节目让人们在荒岛上挑战生存,或者为了奖金做出极限挑战。如今,美国最受欢迎的真人秀之一——《原始生活21天》,无疑将这种极限挑战推向了高潮。
这些影片中的未来,不仅仅存在于电影中,它们正一步步成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科幻作品,总是能够精准预测未来的某些细节,提醒我们,现实有时比幻想更为不可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