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一场以“人工智能+”为引擎、以绿色算力为基底的产业变革正澎湃涌动。
作为数字信息运营服务国家队,中国联通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依托青海独特的清洁能源优势,率先构建“AI算力+AINet+AIDC+AI调度平台”协同保障的绿色智算一体化体系,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算力高地,为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筑基绿色AI底座,锻造国产化万卡智算集群
在人工智能时代,算力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能源。青海联通将建设新型智算基础设施作为践行“人工智能+”行动的核心支撑,其主导建设的中国联通·阿里云万卡绿色算力项目是国内首个国产化万卡智算集群。该项目规划16000卡算力规模,全部采用自主研发技术和设备,是青海联通打造“新型一体化智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标志性成果。这不仅是青海打造自主可控算力高地的“核心引擎”,更将为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教育科研、医药健康等领域的AI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提供海量、高效、安全的算力服务。
打造绿色发展标杆,算电协同创新领跑全国
青海深谙“绿色”是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密码,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标准投资建设的中国联通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已成为全国超大规模、弹性适配、算电协同的绿色发展智算标杆园区,并成功入选中国信通院首批“算力电力协同典型案例”,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青海示范”。
据了解,中国联通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二期工程预计2025年10月投产,三期已于3月投产,四期投资已获批。整体进度较原计划提前15%。园区标准机架已超万架,算力值由1284P跃升至6000P。今年年底全面投产后,将形成超20000P的强大算力规模,为“人工智能+”提供坚实底座。
“风光储充+算力中心”协同调度管理模式是示范园的核心亮点。今年4月18日,中国联通/天合光能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微电网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成为青海省内首个实现绿电全链直供的算力微电网标杆。该项目依托场景化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创新打造“绿电直供+智能调控+生态协同”新范式,年供绿电1000万度并全部用于算力中心本地消纳,显著降低了算力运营成本与碳排放。
为优化算力调度与传输效能,青海联通同步启动建设西宁至兰州、中卫、成渝400G高带宽算力通道,深度接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显著压缩了AI数据传输时延,提升了跨域算力协同效率。
强化技术自研与生态构建,驱动“AI+”融合创新
在青海省科技厅、教育厅指导下,青海联通积极履行央企责任,深度融入区域创新生态,致力于打通“人工智能+”从基础设施到应用落地的全链条。
青海联通作为依托单位参与组建“青海省绿色算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动承担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响应“校企互聘”政策,严格遴选6名企业专家赴高校参与课程开发与实训基地建设,成功引入3名高校教师驻企攻关,形成“人才共育、技术共研”格局。通过“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模式,使技术研发效率提升了20%。截至目前,12人入选2024年度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培养领军人才4人、拔尖人才7人,引进领军人才1人,构筑起绿色算力产业人才梯队。
不仅如此,中国联通集团于2024年12月成立了联通(青海)绿电智算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作为青海省首个以“绿色电力+智能算力”深度融合为核心的专业化运营主体,强强联手新华三集团在示范园内合作打造了“图灵小镇”,旨在形成AIGC产业链集聚地,加速AI应用生态繁荣。
未来,中国联通将立足青海生态优势,以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为依托,将青海“水丰、光富、风好、地广”的自然禀赋,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民生价值,加快构建智算产业高地,推动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作者:王艺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