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天的里程碑:爱达声META双动圈入耳耳机(里程碑式的一天)

900天的里程碑:爱达声META双动圈入耳耳机(里程碑式的一天)

品牌:adastra 爱达声

型号:META

类型:有线入耳式耳机

定价:8999元

技术特征:“背靠背”双动圈设计,LPD-Duct技术加持

外观特征:独特的圆柱体腔体+外置低通滤波导管

其他特征:标配单晶铜线材,0.78 2Pin插针,4.4mm平衡插头

声音概述:丰富的动圈韵味+出色的全频段音质,均衡高素质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音乐味”

适合人群:高音质动圈入耳耳机爱好者,动圈旗舰爱好者

一句话评价:最“不像双动圈”的双动圈,音质与听感均为万元内的佼佼者

写在前面的DLC

爱达声的旗舰双动圈入耳耳机META已经于8月20日正式上市,而关于这条耳机的故事,在正式分享META的听感之前,我还是想简单和烧友们聊聊。不想看的烧友可以下拉至加粗字体以下的部分,直接看评测内容。

META这个名字我第一次听到是在2024年的四季度,更早的时候它叫做“双圈”工程机;再往前追溯,在我首次以自媒体身份参加展会的2023年成都国际耳机展上(也是第一次听到skyline的那次),我就见过它的身影;再再再往前,则是从2022年的行业前辈文章中得知adastra这个由发烧友创立的牌子,拿出了一条形似“加特林”的双动圈工程样机,“素质炸裂,听感偏门但很多人喜欢”云云……

也就是说,爱达声在产品发布会上宣传的这个“900余天”,是完全没有注水的、在行业媒体和烧友的注视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推倒重来和“重见光明”的、实打实的900多天的开发历程。至少从2023年的展会上开始,我一次又一次见小代和Luk拿出新的双圈样机,又一次次地自己否掉,中间甚至有过打算彻底放弃或雪藏这个产品的想法。到2024年底广州展的时候,爱达声展台还放着那满满一盒报废掉的META历代工程机外壳,我想对他俩来说既是自嘲也是鞭策。

从耳机媒体的角度来看,爱达声是两位发烧友创立的品牌,他们没有傲人的行业从业经历也没有深厚的背景,自然也没什么“故事”可讲;但就是这个品牌,从skyline到OASIS再到META,声音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好评。尽管还没有摆脱“小众”、“冷门”的帽子,但我希望爱达声可以在各种意义上坚持下去,给烧友带来更多的好产品。

在听过skyline之前我和小代、Luk并没有私交,直到前年北京展我才弄清楚他俩谁是谁;我对于爱达声的好感完全源于他们的产品,在购买了skyline和OASIS自用后,这次META是我第一次正式以媒体评测的形式来介绍他们的产品。

好了,废话时间结束,下面是META评测内容。

META有个喜感的地方是“发布了两次”,分别是在今年6月的成都和8月的深圳,而第二次发布后不久就正式开卖了。作为一条从工程机开放试听到正式发布,经历了多次外观和调音变化的双动圈耳塞,其实不论行业媒体还是烧友都在不断累加对它的期待值,好在从目前量产版的声音表现来看,这三年没白等。

8999的META包装对17999的skyline和12999的绿洲来说无疑是一场“背刺”,无论是质感还是整体档次上都比两位自家大哥好不少,类似珠宝盒的上开盖和抽屉式的配件层,均匀细致的颜色和漂亮的质感,更加符合其高端耳机的定位。配件方面除了耳机本体和线材,附送了3对灰黑色硅胶耳套和蓝色的圆形皮收纳盒(skyline和绿洲同款)、分隔式单元收纳袋。标配线材是4.4mm平衡插头和0.78 2Pin的单晶铜线,粗细适中,黑色的编织线身较为柔软,五金件较为美观低调,没什么槽点。

META三年来历经多次外观迭代,结果最终量产版回到了2023年之前的最初的外观方案,也就是当年被称为“加特林”的那版作为基础优化而来。而圆柱形腔体一侧外露的这根“低通滤波导管”,是META核心技术LPD-Duct的关键部件。由于“背靠背”设计的两枚动圈单元各自享有独立的声学腔室,因此细看之下META的这个“圆柱”结构还挺复杂的,一层金属一层树脂如三明治般足足叠了四层,从面板到导管,由外到内直径逐渐缩小。META的面板设计非常有科技感,这个外观也是非常戳我审美喜好的,既不过分张扬,又给足了机械感和科技感。值得一提的是左右面板的底色也不同,左蓝右红,符合耳机左右标识的习惯。

META这个造型,很多人看了说腔体这么长,佩戴肯定不舒服;但根据我自己佩戴的感受和展会现场试听烧友的反馈,佩戴贴合度和重量着力点的分布都很科学,舒适度完全没问题。唯一遗憾是这个造型戴着确实没法侧躺,想睡觉听歌难度略大。

早期的META在声音上和现在的版本有两个主要区别:

一是早期工程机和其他品牌的双动圈耳塞一样,对推力需求较大;而量产版META驱动门槛降低了很多,推力大一些的小尾巴即可驱动;

二是早期工程机声底偏薄,有点儿高素质监听耳机的味道;而现在的META声底较为厚实,整体能量分布也走的是均衡路线。

现在的META单论听感,如果不知道它的单元结构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个单动圈产品,其声音的整体性和调音的完成度,再加上宽松的声底和自然的衔接,的确像单动圈的味道。而这股纯正的“动圈味”,也是爱达声在宣传中将其称为“当代动圈旗舰”的原因。

从声音审美上来讲,META奉行的是均衡中正甚至有一丢丢严肃的味道,骨子里有几分老森海和AKG结合体的感觉。音色饱满厚实,能量分布均衡到无可挑剔,全频段混响和泛音恰到好处。即使让初烧来听,也会很容易得出这耳机很平易近人,“听什么都好听”的结论来。比起早期工程机“曲高和寡”的印象,META的印象分无疑高了不少。

META的低频量感比中等多一丢丢,弹性充沛,下潜的力度很深,这也是其“动圈味”印象最直接的由来。不论是古典器乐还是电影OST,META都毫不吝啬低频的质量,以一种十分饱满和有精神的声音面貌呈现给烧友,为不同类型的音乐提供氛围感的保障。同时,这种量感和下潜相匹配、毫不失衡的状态,客观上增强了耳机的曲风杂食度,不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音乐低频状态不一样的情况。此外,META的低频拥有清晰的层次感,这也是区分高端和中低端耳机的一个重要标准——它决定了META在近似低频量感的前提下拥有更加“清晰”的低频聆听体验。

中频方面META偏向温和厚实、中正而有力度的听感。中频结像丰满而不肥厚,距离适中而不贴脸,具有丰富的细节和出色的分离度,好处是男声女声都有不错的表现,无论是音色、嗓音质感还是喉音细节都不在话下,缺点是染色不多,情感表达差点意思,不如一些人声塞,能对情绪的细微变化进行放大而更易感知;另外由于音色相对厚了点儿,女声的演绎不够灵动。优点则是在稳定的声底之上对圆号等管乐器的音色有精准而又温润的还原,用来听一些中频乐器的独奏或小编制演奏有很棒的效果。

META的高频是很有特点的地方,乍一听好像有点暗,多听一会会发现它的高频和森海的高端耳塞有点类似,厚度出色而亮度并不暗淡,结合漂亮的高频线条与解析,有一种后发制人的感觉。META的高频延伸同样出色,小提琴的音色穿透力很强;而得益于本身厚实有力的风格,钢琴在高音域的表现尤其抢眼,既有快速指弹的飘逸灵动,又有落子有声的沉稳力道。高频毛刺比较乐观,这段时间反复测试自己常听的曲目,能听到的毛刺微乎其微。

META的声场开阔,横向宽度不小,所幸纵向的深度表现同样抢眼,共同构成了健康的纵横比例和整体的立体感。作为一个纯动圈塞动态则必须是强项,同时META的瞬态也保持了相对的快速与精准;如此特性必然能够带来出色的古典大编制交响回放效果,宏大的声场加上过人的动态范围以及丰富的层次与细节表现,作为一个随身古典佬我单方面宣布,META的古典回放效果堪称优秀。

写到这里,经常看我文章的烧友对于META的声音应该有了大致的了解。总的来说不论是前端还是音乐类型的适配性,META都有不错的表现,只要你接受这样厚实中正、兼具均衡度和力量感的声音风格,这塞子甚至是可以盲狙的。横向比较的话,在不到万元价位的几款有竞争力的竞品面前,META在声音素质和耐听度方面都有完全不虚的实力,和历经长时间推敲打磨的过程带来的成熟调校,再加上摆脱了“大众脸”的精致外观设计,META很有希望成为爱达声创立以来最受欢迎的耳塞产品。

特别声明:[900天的里程碑:爱达声META双动圈入耳耳机(里程碑式的一天)]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原来他是巍子的儿子,难怪长得帅演技还出色,真的是虎父无犬子(原来他是巍子的儿子)

巍子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而王紫逸则在母亲的抚养下度过了不太平稳的童年,父母的离异让他内心有了不少阴影。高中时,他成绩一般,花钱大手大脚,这让巍子非常不满,于是在2002年决定把他送到国外留学,花费了上百万…

原来他是巍子的儿子,难怪长得帅演技还出色,真的是虎父无犬子(原来他是巍子的儿子)

迪丽热巴又要接一部“王炸”剧,要一人分饰2角,剧中有3位男主(迪丽热巴方面)

利剑玫瑰》已经迎来大结局,这部剧实现口碑和收视率双丰收,目前,迪丽热巴还有两部待播剧,但从传出的消息上看,迪丽热巴又要接一部“王炸”剧,她将一人分饰2角,最关键的是,剧中有3位男主,各位读者,你们期待吗? …

<strong>迪丽热巴</strong>又要接一部“王炸”剧,要一人分饰2角,剧中有3位男主(<strong>迪丽热巴</strong>方面)

LV下场“卷”美妆,推出1200元一支口红,美妆首店落子国内新晋“店王”南京德基

8月20日,LV在品牌官网和官方小程序首发美妆系列产品,LV此次推出的美妆系列定价创下行业新高,唇膏💄💄和润唇膏💄💄统一标价1200元,替换芯定价为510元。 即便是在LVMH集团的美妆业务版图中,Dior、娇兰等…

LV下场“卷”美妆,推出1200元一支口红,美妆首店落子国内新晋“店王”南京德基

姜妍:以“姚玉玲”之名,绽放东北野菊的坚韧与绚烂

姜妍在诠释姚玉玲时,不仅是在表演一个角色,更是在用自己的灵魂去触碰、去理解那个时代的脉搏。她对待事业的态度,就如同她对待生活一样,佛系而又不失执着,每一次机会的降临,她都全力以赴;每一次的失落,她也都能以平和…

姜妍:以“姚玉玲”之名,绽放东北野菊的坚韧与绚烂

王宝强精彩塑造阿炳,展现苦难中不屈灵魂的音乐人生(王宝强精彩塑造了什么)

他不仅在形象上贴近角色,更在情感上深入挖掘,让观众仿佛看到了那个在苦难中挣扎、却始终坚持音乐梦想的阿炳。 总之,王宝强在影片中精彩塑造的阿炳角色,不仅是对这位音乐天才的致敬和缅怀,更是对人性中不屈不挠精神的颂…

<strong>王宝强</strong>精彩塑造阿炳,展现苦难中不屈灵魂的音乐人生(<strong>王宝强</strong>精彩塑造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