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铜梁,有一支名为“小龙人”的人社服务专员队伍,正以“大数据+铁脚板”的方式,书写基层治理的精彩答卷。他们一边利用大数据精准捕捉企业和群众的真实需求,一边走进厂房、院落和群众家中,提供全面覆盖、响应迅速、专业可靠的“保姆式”服务。这支队伍让我们看到,新时代的基层治理,既离不开“大数据”的赋能,也离不开“铁脚板”的走心。
然而,技术并非万能。数据的冰冷刻度难以完全衡量人心的千丝万缕,算法的精密推演也无法完全替代面对面的温情与洞察。此时,“铁脚板”的不可替代性便凸显出来了。在铜梁,“小龙人”人社服务专员持续穿梭于街巷里外,一次次敲门、一遍遍询问,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耐心倾听民意,用真情换取信任。“铁脚板”不仅代表了发现问题、倾听民意、化解矛盾的最原始也最有效的工作方式,更体现了深入群众的务实作风和为民情怀。
“大数据”与“铁脚板”从来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彼此成就的治理“双翼”。数据为走访和服务指明方向,让基层工作更精准、更高效;“铁脚板”则验证、丰富和温暖了数据反馈,填补了数据可能遗漏的“盲区”,解决了系统难以处理的“例外”,为治理注入了不可或缺的人文关怀和现实质感。
真正的治理现代化,远不止于技术升级和设备迭代,它更是一场理念与方法的深刻变革。治理的核心永远是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既要有科技赋能带来的“智慧”,也要有脚步涵养的“真情”。
铜梁“小龙人”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小而美的基层治理样本。它告诉我们,唯有让技术的锐度与脚步的温度相结合,我们才能绘就一幅既高效精准、又充满关怀的基层治理图景。
文/正言
编辑 何冬梅 李仕培
审校 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