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美国最近在芯片这事上的操作,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2024年7月,英伟达和AMD突然拿到了向中国卖人工智能芯片的许可,这跟之前美国一门心思卡中国科技脖子的劲儿比,完全像换了个路数。有人说这是美国服软了,可真往深了扒,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太多了——特朗普政府哪是让步啊,分明是在卖给中国的芯片里藏了不少见不得光的勾当。
1. 政策反转:企业和鹰派吵出来的结果
美国这政策变得比翻书还快。前阵子还把对华芯片出口管得严严实实,转头就给英伟达、AMD开了绿灯。这可不是什么突然良心发现,全是芯片企业跟对华鹰派吵了无数回合才出来的结果。
芯片巨头们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只有接着往中国卖芯片,才能让中国一直依赖美国技术,自家的市场地位才能稳得住。特朗普政府呢,一边想靠着中国市场捞点实在的,一边又怕中国在AI领域追上来,就搞了这么个两边都想占的方案。
可国会里的对华鹰派不乐意了。民主党众议员拉贾·克里希纳莫尔蒂直接就说,这是把先进技术拱手让给对手。《芯片战争》作者克里斯·米勒也看得明白,短期看芯片公司是赚了,但美国的AI企业以后怕是要面对更强的中国竞争对手了。
2. 15%抽成:借着安全的名义抢钱
更让人觉得离谱的是,英伟达、AMD得把对华芯片销售收入的15%上交。这哪是出口管制啊,分明是借着安全的名义抢钱。复旦大学的专家说得透彻,这是把出口管制当工具用,既想攥着技术霸权,又想从企业手里捞好处,把全球产业链那点规矩都给搅黄了。
美国国内这会儿也吵翻了天。民主党议员骂这是把国家安全明码标价,安全官员更是气得够呛,觉得这是在售卖国家安全。可芯片企业有啥办法?中国市场这么大,几十亿的营收谁也不想丢,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3. 芯片里的猫腻:藏不住的鬼把戏
(1)硬件后门:埋在芯片里的定时炸弹
别以为交了钱就能拿到好东西。像H20这类芯片,很可能带了追踪定位、远程关闭、偷偷传数据的功能。
更麻烦的是,这些芯片的核心模块都是闭源的,就算断网了,里面低功耗的无线🛜模块还能传信号,想通过技术手段查出来,门儿都没有。2025年7月,国家网信办专门约谈了英伟达,让他们说清楚这些安全风险,还得提交证明材料。
(2)性能阉割:明着卖货暗地卡脖子
美国允许卖的芯片,说是特供版,其实就是被削了性能的残次品。这招够阴的,表面上让中国能买到芯片,实际上通过算力限制、带宽阉割,把中国AI技术的天花板钉死了。说白了,就是想既赚中国的钱,又不让中国在技术上赶上来。
(3)藏着追踪器:从头到尾被监控
不光芯片本身有问题,美国执法机构还在出口到中国的芯片和服务器里偷偷装了追踪器。从包装到主板,甚至芯片级都有。
这可不光是为了搞情报,真到了极端情况,这些定位信息说不定还能用来搞定点打击,对关键基础设施来说,威胁太大了。
4. 特朗普的不靠谱:政策反复的短视操作
特朗普政府这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左手喊着国家安全,右手为了钱就放宽限制,甚至让这些有问题的芯片流到中国。这种安全和利益的矛盾,明摆着就是短视。
其实中国早就看清了这套路。2023年以来,中国在芯片制造上的投资比其他任何地区都多。在AI算力领域,华为昇腾910B的算力已经达到H20的80%,国产GPU在智慧城市、工业质检这些领域,市场占比都超过20%了。
美国这么折腾,也让其他国家的企业越来越不放心,全球产业链“去美化”的速度都在加快。毕竟谁也不想用着美国的技术,还被偷偷监控着。
5. 中国的应对:从被动防御到主动破局
面对这些猫腻,中国也没在怕的。国家网信办搞了进口芯片安全评测机制,重点查硬件漏洞和隐蔽信道,谁想把有问题的芯片卖到中国,没那么容易。
国产替代这事儿也下了狠功夫。地平线、华为海思、黑芝麻智能这些中国芯片企业,都在汽车、AI算力这些赛道上快速崛起。比亚迪、广汽这些车企,也在往芯片研发、制造上砸钱。政策上,国家大基金三期投了2147亿元,重点支持设备材料,地方政府买国产芯片还能有15%的价格加成,就是要让“自主可控”从实验室走到市场。
说到底,美国这些小动作,不过是技术霸权和利益贪婪在作祟。中国早就明白,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只能自己搞出来。靠着法律约束、技术突破、生态建设这三手,总能打破这些后门陷阱。
特朗普政府以为搞点猫腻就能卡住中国的脖子,其实反而倒逼中国加速自立。等国产芯片真正顶上来那天,美国这套芯片政治,也就成了技术全球化的绊脚石。中国科技产业的韧性,才是破解霸权的关键,这一点🕐️,时间会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