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现场。实习生 王雨欣摄
人民网成都8月23日电 (赵祖乐、实习生王雨欣)8月23日,西部半导体产业生态合作沙龙(第一期)在成都金牛区圆满举办。本次活动汇聚政、产、学、研、投全链条代表,以“凝芯聚力、筑梦起航”为主题,共探西部半导体产业发展路径,同步完成西部半导体产业生态平台签约,为西部“芯”生态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聚力启航:中国“芯”自主可控步伐加快
“核心技术靠不来、求不得,中国芯的崛起,必须依靠自主的脊梁与西部的担当!”川渝半导体平台创始人李林在开场致辞中表示。
目前,我国自主创新成果显著:逻辑芯片领域,28nm以上成熟制程实现安全可控,中芯国际、华虹28nm产能年增超12%,中芯国际2025年Q2研发支出达1.82亿美元💵攻坚5nm技术;存储领域,长江存储X-tacking技术获三星合作,长鑫存储全球份额从5%升至10%;设备端,北方华创跻身全球第六,中芯国际刻蚀设备进入台积电供应链,成都本土企业莱普科技的激光退火设备已落地应用,国产设备从“无人问津”迈向“不可或缺”。
赛道细分:西部半导体产业的破局之路
四川作为“半导体工业长子”,六十载产业积淀为西部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根基。“搭建平台的核心,是解决企业‘单打独斗’的痛点。”李林表示,组织川渝半导体平台的初衷就是要让本土优质企业精准对接市场,同时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落地川渝。
沙龙核心的圆桌论坛环节,嘉宾们围绕西部半导体产业痛点与机遇展开探讨,提出多项务实建议:建议避开“大而全”的竞争模式,聚焦半导体零部件等细分赛道,依托区域技术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力等,还强调深化高校与企业的协同,通过共享研发平台、联合培养人才等方式,推动先进封装等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同时建议川渝结合自身优势,聚焦车规级芯片、能源半导体等特色领域,避免同质化发展,打造专属产业标签。
生态共建:政企协同培育产业“沃土”
中海信集团副总裁符辉毅介绍,中海信集团从深圳落地成都两年多,已建成投产产业园区,入驻企业半数启动运营,中海信集团希望与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合理利用产业园区提供空间、利用基金参与投资,与企业做“一家人”,未来10年将聚焦半导体零部件等细分领域,陪伴企业从“1到N”成长。
嘉宾圆桌论坛。实习生 王雨欣摄
金牛高新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文武则透露,金牛区将半导体与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主导产业深度绑定,正推动半导体嵌入卫星、无人机通信等领域,园区不仅提供空间、资金、人才保障,更用“金小二”服务解决企业全流程需求,未来要让金牛成为西部半导体投资首选地。
本次沙龙的举办,标志着西部半导体产业进入“协同攻坚、生态共建”新阶段。随着政企校研资源持续整合、西部半导体产业生态平台落地运营,以及金牛区等区域的“沃土”保障,西部半导体有望从产业“第四极”向“核心极”跨越,在未来发展中,彰显更坚实的西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