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模拟:还原真实抢救场景
原位模拟设备:通过可移动高仿真模拟人、实时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及除颤训练设备,动态呈现患者病情变化,逼真模拟临床抢救压力。
无预警演练:采用“突击式”演练模式,真实评估医护人员日常应急准备状态。
多环节追踪:全程记录团队协作、操作规范、设备使用及沟通效率,为后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亮点:高仿真高规格动态化
原位模拟设备:通过可移动高仿真模拟人、实时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及除颤训练设备,动态呈现患者病情变化,逼真模拟临床抢救压力。
无预警演练:采用“突击式”演练模式,真实评估医护人员日常应急准备状态。
多环节追踪:全程记录团队协作、操作规范、设备使用及沟通效率,为后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以练促改:强化医疗安全防线
演练结束后,全科医疗科黄一沁副主任(主持工作)指出,新病房环境下的急救流程需要反复磨合,原位模拟能暴露潜在问题,比如设备取用路径、跨部门协作时效等。临床技能中心涂彦渊主任强调,此类演练将常态化开展,覆盖更多危急重症场景。
目标导向:为患者安全保驾护航
本次演练是华东医院 “医疗质量提升年”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通过:
1、优化空间布局:测试新病房急救设备(如除颤仪、抢救车)的便捷性;
2、加强团队协作:缩短从发现病情到干预的“黄金时间”;
3、完善制度流程:修订应急预案,确保与真实抢救“零差距”。
下一步,医院计划将原位模拟推广至更多科室,持续筑牢急危重症救治的“生命防线”。
供稿 | 特需全科医疗 临床技能中心
编辑 | 宣传科 吴麒敏
提升致命性心律失常救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