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运维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涉及设备维护、故障处理、负荷管理等多个方面。下面通过一个实际案例,介绍配电运维的具体实施过程,帮助读者了解其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
1.项目背景
某工业园区内配电系统因设备老化、负荷增长,频繁出现跳闸和电压波动问题,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运维团队接到任务后,对现场进行了优秀勘察,发现主要问题包括:
-部分开关柜绝缘性能下降,存在短路风险;
-电缆接头老化,局部过热现象明显;
-负荷分配不均,部分变压器长期超载运行。
2.运维方案制定
基于问题分析,团队制定了分阶段解决方案:
(1)设备检测与评估: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开关柜和电缆接头温度,结合绝缘电阻测试仪评估设备状态。
(2)负荷优化:通过电能质量分析仪记录各回路负荷数据,重新分配变压器负载。
(3)设备更换与升级:更换老化开关柜和电缆接头,加装智能监测装置实现实时数据采集。
3.实施过程
(1)高质量阶段:停电检修
选择园区非生产时段进行停电作业,更换了3台绝缘老化的开关柜,并对12处电缆接头进行重新压接。检修后,绝缘电阻值均恢复到标准范围。
(2)第二阶段:负荷调整
根据监测数据,将原集中于一台变压器的负荷分散到两台备用变压器上,使各变压器负载率均降至75%以下。
(3)第三阶段:智能化改造
在关键节点安装温度、电流传感器,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至运维平台,实现异常预警。
4.技术难点与解决
-难点1:老旧设备拆卸困难
部分螺栓锈蚀严重,采用振动松动剂配合液压工具拆除,避免暴力操作损坏相邻设备。
-难点2:负荷切换时的瞬时冲击
通过分段投切、预置缓冲电阻的方式,将切换过程中的电压波动控制在5%以内。
5.效果验证
运维完成后,园区配电系统连续三个月无故障运行,主要指标改善如下:
-电压合格率从89%提升至98%;
-变压器平均温升降低15℃;
-月度停电次数由4-5次降为0次。
6.经验总结
(1)预防性维护比事后抢修更经济,定期检测可避免突发故障。
(2)负荷管理需结合生产实际,动态调整方案。
(3)智能化监测虽需前期投入,但长期看可减少人工巡检成本。
该案例表明,系统的配电运维能有效提升供电可靠性。未来随着技术发展,自动化、数据分析等手段将进一步优化运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