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博主在转发有关全红婵的评价时,附上了一段令人不快的评论,这段话充满了恶意:“我想说一句不中听的话:依靠未发育的幼女身材获得金牌🥇,实在没有什么意义。奥运会,还是留给成年人吧。”
面对这种攻击,全红婵用简短却有力的十四个字作出了回应:“你继续讨厌我吧,我只会爽不会改。”这句话不仅传达了她的坚定立场,也体现了她对外界干扰的淡然态度。
她的态度可以用“降熵”来形容。那么,何谓“降熵”呢?
在物理学中,熵代表着系统的混乱程度。熵值越高,表示系统越混乱。在人际关系的语境中,“降熵”意味着减少与他人之间的能量交换,回归到一种低关联、低消耗的状态。
具体来说,降熵的哲学蕴含着生活的智慧。熵代表着混乱,是心中难以平息的火焰和眼中刺人的荆棘。被别人惹恼后,内心的不安会使我们不断反复纠结,而降熵则是将这些纷乱的情绪理顺,转回自己的节奏,坚定不移地向前走。
全红婵对于外界的闲言碎语和骚扰,没有选择对抗,而是选择了持续专注于她的跳水训练、减肥计划和比赛准备。她践行着“降熵”的理念——收束杂念、保持自我节奏,以此实现自己的目标,并用成果回击那些干扰她的人。
他人的混乱不会动摇她内心的秩序,专心致志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对外界干扰最有效的回应。降熵意味着主动剥离外界的纷扰,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成长上,让内心与生活从混沌走向有序。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如何借助“降熵”的思维去过滤噪音,巩固自己的节奏?通过观察全红婵的做法,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