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线监测
多维度的综合型海洋牧场在线监测系统示意图
1、在线监测方式
根据生产、管理和科研需要,宜选择以下一种或几种监测方式开展在线监测:
(1)海底在线监测
依托海底在线监测系统开展监测,主要用于监测海洋环境要素、人工鱼礁状态和海洋生物要素。
海底原位监测和长期观测示意图
(2)海上浮标在线监测
依托浮标在线监测系统开展监测,主要用于监测海洋环境要素、人工鱼礁状态和海洋生物要素。
(3)陆基雷达实时监测
依托陆基雷达实时监测系统开展监测,主要用于陆基与海面实时监控、追踪船只等。
(4)海面视频在线监测
依托安装在陆基或海上平台的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开展监测,主要用于实时监控牧场设施设备运行和海上生产状况。
2、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1)海底在线观测系统
一般包括海底观测设施、陆基控制设施和信息传输及电力供给设施。若采用微波信息传输方式,还宜配备海上观测平台。系统设施的组成及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
海洋牧场海底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标准图表
(2)海上浮标在线监测系统
海上浮标在线监测系统组成及技术要求应首先符合HY/T037-2017中第4章的相关规定,并根据海洋牧场在线监测需求增加海底观测设施、陆基控制设施和信息传输及电力供给设施。相关设施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中相应设施技术要求。
海洋牧场监测浮标构造图示
(3)陆基雷达实时监测系统
系统性能要求应符合表6规定的要求.
海洋牧场陆基雷达在线监测技术规范表
(4)海面视频在线监测系统
以光学和热成像摄像机📹️组为主要监测设备,系统应具有主动识别、视频动态报警、目标追踪、巡航跟踪、记录存储等功能。系统性能应符合表7规定的要求。
海洋牧场海面视频监测技术规范
3、监测系统布放
在线监测系统布放应满足以下要求:
(1)选取安全海域布放海上设施,避开锚地、底拖网作业区等;
(2)海底在线监测系统的海底观测设施布放于人工鱼礁或其他构筑物投放海域;海面控制设施布放于有可靠电源的海上平台或陆基建筑中;
(3)海上浮标在线监测系统按HY/T037-2017的有关规定选取布放位置,同时考虑布放位置反映海洋牧场主要特征;
(4)陆基雷达实时监测系统布放于建筑物高处,周围无明显遮挡;
(5)海面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布放于陆基或海上平台,周围无明显遮挡。
4、监测内容、指标及方法
(1)海洋环境要素
海洋环境要素监测指标应包括水深、水温、盐度、叶绿素、溶解氧、pH、浊度、营养盐、海流、海浪等,其他监测指标可根据监测目的及要求增加。主要监测指标的单位、传感器的准确度、分辨率及监测方法应按表8的规定执行,其他新增监测指标应根据选取的传感器确定准确度和分辨率。
在线式多参数水质传感器
海洋牧场原位式营养盐分析仪产品
(2)人工鱼礁状态及海洋生物要素
人工鱼礁状态及海洋生物要素监测内容应包括人工鱼礁状态,其他监测内容可根据监测目的及要求增加。监测指标及方法应按表9的规定执行。
海洋牧场的人工岛礁及生物要素在线监测技术规范表
(3)牧场运行与生产状况
牧场运行与生产状况监测内容包括海洋牧场内设施设备运行状况、海上生产状况以及过往船只对海洋牧场影响情况等,宜根据海洋牧场类型与监测需求进行选择.监测内容、指标及方法应按表10的规定执行。
海洋牧场生产作业实时监测技术规范表
5、监测频次
海洋牧场在线监测要素的监测频次应满足以下要求:
(1)环境要素采样时间间隔一般≤30min,可根据监测目的及在线监测系统性能调整监测频次,在发生监测指标异常时提高监测频次;
(2)人工鱼礁状态及海洋生物要素一般由水下摄像机📹️实施连续不间断监测,基于浮标在线监测系统的一般每小时连续观测≥1min;
(3)牧场运行与生产状况一般连续不间断监测.
二、在线监测数据存储与处理
1、数据存储
(1)监测数据由海洋牧场数据中心统一进行存储;
(2)在线监测数据(不包含视频)在接收服务器上存储≥半年,并且在接收服务器以外的存储介质上至少备份1份,最新数据备份周期≤1周;
(3) 视频在接收服务器上存储≥1周,并每周进行剪辑,挑选典型视频长期保存。
2、数据处理
海洋牧场在线监测数据处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线监测数据在线率≥95%,能在线实时展示系统状态信息和监测数据信息,能在线直播实时视频;
(2)能设置预警临界值,对在线数据异常进行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