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中国东方航空宣布对“空中快线”服务升级:所有执飞宽体机的经济舱旅客,即日起可免费使用机上Wi-Fi。此前,该服务仅限头等舱、公务舱旅客。旅客通过东航APP认证后,可全程使用网速相当于地面4G的网络。目前覆盖航线包括京沪、沪广、沪蓉等高频商务线,未来将逐步推广至所有宽体机航班。
二、技术保障:全程覆盖,网速稳定东航机上Wi-Fi技术已成熟:
- 全程覆盖:2023年8月,东航成为国内首家实现飞行全程(含起降阶段)Wi-Fi可用的航司,飞行高度3000米以下仍可联网。
- 网速对标4G:实测可支持微信聊天、邮件收发、文件下载等基础办公需求。
- 容量扩容:每航班接入用户上限提升,避免早期“百人限额”问题。
打工人的“双面情绪”
- 便利性:商务旅客可处理紧急工作,减少落地后压力。
- 边界焦虑:飞机曾是“最后离线净土”,免费Wi-Fi模糊工作与休息界限。有旅客表示:“老板的夺命连环call逃不掉了”。网友“小火丁”回忆:“过去飞行是看书看云的时间,现在手机一响就得干活”。
- 争议本质:评论指出“Wi-Fi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职场文化”。部分人抱怨网速慢,部分人仅因回一句“收到”就自我感动。
航司的“商业逻辑”
- 抢占用户忠诚度:免费Wi-Fi提升乘客黏性,东航会员可与星巴克等品牌积分互通。
- 降本增效:机上Wi-Fi可优化客舱服务(如医疗急救响应)、降低运营成本。
- 千亿市场布局:民航局已开放机上设备使用,空地互联市场潜力巨大。东航免费政策或倒逼行业竞争。
- 2010年:东航国内首家测试机上Wi-Fi,仅限国际航线。
- 2018年:民航局解禁手机使用,但Wi-Fi收费高达200元/航段。
- 2023年:东航实现全程覆盖,节假日单日超1万旅客使用。
- 2025年:免费政策覆盖经济舱,标志“空中联网”进入普惠时代。
东航免费Wi-Fi并非孤立政策,而是其“空中快线”服务升级的一环。业内专家张弛(空地互联总经理)指出:“Wi-Fi是基础设施而非盈利工具,未来航司竞争将聚焦服务生态”。36氪分析认为,免费模式可能催生广告、会员增值等新盈利点。
记者观察东航免费Wi-Fi是数字化浪潮的缩影:它赋予打工人“空中办公”的自由,也加剧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焦虑。这一矛盾背后,是航司对用户忠诚度的争夺,更是职场文化变革的投射。当万米高空不再有离线借口,或许我们更需思考:技术解放了生产力,但能否解放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