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浦江科学大师讲坛第十二期在复旦大学相辉堂隆重举行,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卡罗琳·露丝·贝尔托齐以《甜蜜的复仇:癌症免疫治疗中的“去糖”行动》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报告。作为斯坦福大学教授及ACSCentralScience期刊主编,卡罗琳的成就令人瞩目,但她的成长经历却让人感到意外。
在活动现场,一位高中生提问,指出高中化学课常常充满各种限制和标准答案,令人难以探索真正的化学。卡罗琳对此的回答引人深思。她坦言,自己在高中时期对化学并不感兴趣,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实验课,都感到乏味。即便进入哈佛大学,化学课依然令她感到无聊。
但这一切在她大二学习有机化学时发生了转变。卡罗琳意识到,曾经看似无趣的课程其实是打下扎实基础的必要步骤,就像运动员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训练才能应对高难度的比赛。她形象地将化学学习比作进行仰卧起坐和长跑,强调基础的力量和重要性。
她进一步指出,诺贝尔奖的许多发现源于意外,但这种意外的背后是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实验设计。这种理解不仅让她在化学领域找到了乐趣,也帮助她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和突破。
卡罗琳的经历提醒我们,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面对看似无趣的课程,学生们应当用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或许在不经意间,会发现知识的魅力和未来的可能性。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卡罗琳的故事无疑是一个启示:坚持基础,勇于探索,或许未来的你也能在某个领域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