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五届国际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与应用博览会:智联未来,守护工程安全新生态
展会时间:2025年9月17-19日 | 展会地址:国家会展中心(天津)
展会背景:科技赋能工程安全,助力全球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与极端气候频发,桥梁、建筑、大坝、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与运维管理面临严峻挑战。结构健康监测(SHM)技术作为保障工程安全、延长使用寿命的核心手段,正迎来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化的变革浪潮。
2025第五届国际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与应用博览会(以下简称“SHM博览会”)以“智联监测·守护未来”为主题,聚焦前沿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落地,将于2025年9月17-19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盛大启幕。作为全球结构健康监测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专业展会,本届博览会预计吸引500+国内外领军企业、20,000+专业观众,共同探讨技术趋势、分享成功案例、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展会亮点:四大维度引领行业风向标
- 全产业链覆盖,打造一站式技术交流平台
- 展会规模超4万平方米,设置“智能传感与数据采集”“物联网与5G通信”“AI分析与边缘计算”“无人机与机器人️巡检”“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五大核心展区。参展企业涵盖国际巨头(如美国NI、德国HBM、日本OMRON)与国内龙头(如中电科、航天科技、三一重工),集中展示光纤光栅传感器、无线🛜自组网监测系统、数字孪生平台、结构安全预警系统等创新产品,满足交通、能源、市政、建筑等领域对高精度、实时化监测的需求。
- 技术前沿聚焦,解码SHM未来趋势
- 博览会特设“未来技术专区”,重点呈现三大方向:
- AI+SHM:基于深度学习的裂缝识别、振动模式分析、剩余寿命预测技术;
- 新能源基础设施监测:针对风电塔筒、光伏支架、储能电站的专项监测方案;
- 极端环境适应性技术:耐高温、抗腐蚀、超低温传感器及能源自供给系统。
- 同期发布《2025全球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发展蓝皮书》,权威解读行业技术路线图与市场机遇。
- 高端论坛与实战案例深度融合
- 主论坛:邀请院士、国际标准组织代表及企业CTO,围绕“智能监测与城市安全韧性”“双碳目标下的基础设施运维创新”等议题展开主旨演讲。
- 分论坛:开设“交通基础设施智能运维”“能源装备健康管理”“历史建筑保护监测”等专题研讨,分享港珠澳大桥、三峡大坝、迪拜太阳能电站等超级工程的监测实践。
- 创新大赛:举办“全球SHM技术解决方案大赛”,评选年度最具颠覆性技术与应用案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 产学研用对接,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 博览会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地震局、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机构,设立“技术供需对接会”“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人才招聘专区”等活动,推动“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拓展应用场景。
参展价值:链接全球资源,抢占市场先机
- 精准对接需求:覆盖交通、能源、建筑、市政四大领域,直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市场,助力企业拓展万亿级基础设施运维市场。
- 品牌国际曝光:通过央视、路透社、Engineering News-Record等海内外媒体矩阵,提升企业全球影响力,吸引国际合作订单。
- 政策红利赋能:获天津市商务局、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联合支持,参展企业可优先参与地方标准制定、智慧城市试点项目,享受税收减免与研发补贴。
2025第五届国际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与应用博览会不仅是技术展示的窗口,更是全球工程安全领域协同创新的纽带。在这里,每一组数据都关乎生命安全,每一项创新都推动行业进步。诚邀行业同仁相聚天津,共探智能监测新边界,携手守护人类基础设施的“健康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