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监管服务智慧化 跨境贸易更便利——“十四五”中国海关🛃建设成绩斐然
◎本报记者 张佳星
机器狗、无人机成为海关🛃监管“新成员”,高速图像识别系统、自动采样机器人️可以边卸货边检查,大数据智能风险布控模型从百余个维度对每一份报关单实时进行风险甄别……在国新办8月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表示,“十四五”以来,网络化互联、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分析、自动化作业的海关🛃监管服务新形态正在形成,中国海关🛃的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走在世界前列,为全球海关🛃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在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跨境运输通道实现了无人驾驶,通关全流程达到自动化监管;在厦门航空口岸,“通关+物流”实现全程电子化协同办理;在青岛水运口岸,集装箱查验“云上”即可办理;在云南中老铁路口岸,跨境数据已经互联互通……海关🛃总署党委委员、办公厅主任张宝峰介绍,63个口岸开展了智慧口岸试点建设,越来越多口岸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作业,与智慧海关🛃、智慧边检和智慧海事有机融合,使口岸风险联合防控更加精准有效。“便捷畅通的口岸通道让更多‘中国制造’加速走向世界,也让更多‘全球好物’快速进入中国市场,更好服务百姓需求。”
孙梅君说,线上、掌上通关办事已经成为常态。通过推广远程视频查检模式,企业远程视频连线即可随报随检,通关等待时间压缩80%以上。“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目前口岸总数已达311个,基本形成了水陆空立体化、东中西全方位口岸开放布局。
为推动跨境贸易更加便利,海关🛃总署联合20多个国家部委开展专项行动,累计出台改革创新举措108项。如粤港澳大湾区“一港通”监管模式助力货物在港口转运时间由5—7天缩短至2—3天,口岸农产品进口“绿色通道”帮助泰国、越南的新鲜水果7小时抵达广州、30小时抵达北京。
近年来,《黑神话:悟空》《哪吒2》等游戏、电影周边和以LABUBU为代表的文创产品正成为全球消费新宠,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假冒侵权产品。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海关🛃拦截涉嫌侵权LABUBU产品183万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表示,中国海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服务强国建设,更体现大国担当。为了维护公平健康的国际贸易市场环境,“十四五”期间,海关🛃连续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累计查扣侵权嫌疑货物26万批、接近4亿件,有效遏制了进出口环节的侵权势头。
面对走私犯罪、病媒生物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案件,国门利剑高悬;面对进出口商品质量,海关🛃建设“预警雷达”严把风险防控关。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海关🛃累计查获涉政涉枪涉爆等违禁物品515万件,累计侦办走私犯罪案件2.3万起,检出传染病70余种18万例,处置不合格商品20多万批次。
“十四五”以来,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货值41.5万亿元,体量达到全球最大。孙梅君强调,中国海关🛃监管服务的体量大、链条长、领域广、类型多,为智能科技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应用场景。下一步,全国海关🛃将积极谋划“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进一步强化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快智慧海关🛃总装集成、业务模式系统重构,全面推进海关🛃工作现代化。
)(张佳星)
原标题:监管服务智慧化 跨境贸易更便利——“十四五”中国海关🛃建设成绩斐然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