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放心,这智能机用法我再教您一遍,保准您学会!”在高邮卸甲镇的乡间小道上,中国移动江苏公司扬州分公司员工郑静正俯身为老人调试手机,阳光洒在她认真的脸庞上,像一朵盛开在网格里的温暖之花。自2014年扎根乡镇网格以来,郑静用十年坚守践行着中国移动“心级服务”的初心,将“十项服务承诺”的每一条都化作田间地头的实际行动,成为村民心中最信赖的“移动亲人”。
“便捷服务,一键直达”——她让数字鸿沟变成连心桥
乡镇老年村民多,智能机使用率低,曾是宽带业务推进的“拦路虎”。但郑静深知,“便捷服务”不仅是口号,更要让老人享受到数字时代的便利。她主动对接村部,一次次组织防诈骗宣传暨智能机培训班,从解锁屏幕到微信视频、抖音浏览,手把手教、反复讲,把“复杂操作”变“简单步骤”。当80岁的老人第一次用微信主动拨通远方儿女的视频电话时,眼里的光让她明白:“承诺不是纸上字,是让每个用户都能‘一键’连接亲情。”如今,卸甲网格的老人们不再是数字时代的“旁观者”,而是能熟练用手机看新闻、交水电费的“潮人”,沉默的宽带也成了家家户户的“暖心线”。
“透明消费,清晰告知”——她用真诚换来了百分百信任
“郑静推荐的业务,我们一百个放心!”这是村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推荐宽带时,她从不说“花言巧语”,而是拿着资费单一条条讲清楚套餐内容、收费标准;办理业务后,主动帮用户关注账单,提醒流量使用情况。龙奔村的陈奶奶最初对“换套餐”心存顾虑,郑静不仅详细解释优惠政策,更在暴雨突至时帮她一起抢收麦子。这份“先服务后业务”的真诚,让陈奶奶不仅全家成为中国移动的忠实用户,自愿用自己的抖音号为郑静做“义务宣传员”。郑静说:“透明消费不是冷冰冰的条款,是让村民觉得‘钱花得明白,服务得暖心’。”
“响应及时,首问负责”——她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家事
大庵村的老夫妻刚从医院回家,对着在外工作的儿子寄来的微波炉犯了难,他们找到了郑静,郑静立刻上门,在厨房一遍遍演示操作,直到看老人能独立使用;老人儿子远在外地,她主动联系建议安装监控以便随时了解老人在家状况,征得同意后之后多次上门调试,看老人通过监控与远方的子女保持沟通,让“千里牵挂”变成“实时守护”。“不管大事小事,找郑静准没错!”这是村民们的共识。她的微信里存着几百个村民好友,节假日的祝福、变天前的提醒、故障后的秒回,让“首问负责”变成“事事有回音”,让“响应及时”暖到村民心坎里。
“关爱特殊,精准帮扶”——她用善意传递移动温度
在八桥金沟村走访时,郑静看到80多岁的张奶奶带着孙子艰难度日,大冬天衣着单薄,家徒四壁。她当即发动身边人捐赠衣物、被褥,自己还送上红包🧧。“移动的服务不止于业务,更要暖到需要的人心里。”她的举动,正是中国移动“关爱特殊群体”承诺的生动诠释。如今,张奶奶家不仅装上了宽带,孙子还能通过网络学习,郑静每次路过都会去看看,祖孙俩总说:“这闺女比亲人还亲。”
十年网格路,郑静用脚步丈量承诺,用真心诠释服务。从教会老人用智能机到暴雨中抢收麦子,从精准讲解资费到帮扶困难家庭,她把中国移动“十项服务承诺”的每一条都融入日常,让“心级服务”的种子在乡间生根发芽。村民们说她像“花儿”一样,不仅因为她的热忱笑容,更因为她用行动证明:承诺于心,服务于行,平凡岗位上的坚守,终会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这朵扎根网格的“移动之花”,正用最朴实的方式书写着“为人民服务”的新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