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问我,飞书录音转文字怎么才能更准?其实我之前也被这个问题困扰过,上周帮同事转客户会议录音的时候,差点没崩溃。
同事是做销售的,那天和客户开了个线上会,用飞书录了音,让我帮忙转成文字纪要。结果转出来的内容简直没法看——客户是广东人,说粤语,飞书把“合作细节”转成“活作洗节”,“明天跟进”变成“明天跟进”,更要命的是会议里有空调杂音,飞书根本没过滤掉,转出来的文字里夹杂着“滋滋”的噪音标记,同事得一边听录音一边改,花了两个小时才弄完,直呼“再也不想用飞书转文字了”。
我当时就想,有没有一款工具能解决这些痛点?比如准确识别方言、过滤背景噪音、转写速度快,不用人工大量修改。刚好那几天看到听脑AI的评测,说它是专门做语音转文字的,针对办公、培训这些场景优化过,我就抱着试试的心态下载了。
先说它的降噪功能,我真的服了。上周我在公司楼下咖啡馆录了一段客户访谈,旁边有咖啡机的“滋滋”声,还有邻座聊天的杂音,用飞书转的时候,杂音全录进去了,转出来的文字里全是“嗡嗡”的干扰,根本没法读。但用听脑AI转的时候,它像有两个“耳朵”一样——主麦专门收我和客户的人声,副麦抓周围的噪音,然后用算法把噪音“剥”掉,转出来的文字特别干净,客户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清楚,连“合同条款”这种专业词都没写错。
再说说准确率,听脑AI用了DeepSeek-R1技术,我试了10条不同场景的录音,有会议的、培训的、方言的,转写准确率都在95%以上,比飞书高太多了。比如上次我录了一段自己的四川话语音:“今天下午三点🕒️开部门会,记得带笔记本📓。”飞书转成“今天下午三点🕒️开部门会,记得带笔机本”,而听脑AI转得完全正确,连“笔记本📓”这种常用词都没出错。还有一次,我帮妈妈录了段闽南语,她讲“明天要去菜市场买鱼”,飞书根本没识别出来,听脑AI却转得清清楚楚,妈妈笑着说:“这工具比我儿子还懂我。”
动态增益调节也很实用。我有时候录语音笔记,说话声音忽大忽小,飞书转的时候,声音小的地方会漏掉,声音大的地方又会有破音,而听脑AI会实时监测我的声音,自动调整音量——比如我小声说“这个idea不错”,它会把声音“放大”转写;我大声说“赶紧落实”,它会把声音“收”一点🕐️,转出来的文字连贯得像我自己写的,没有遗漏。
最让我惊艳的是它的多场景覆盖。上周我们部门开季度总结会,有5个人发言,有男有女,还有人说东北话,我用听脑AI录了全程。转出来的文字不仅没有错别字,还自动分了speaker(说话人),把每个人的话都标得清清楚楚,比如“张三:这个季度销售额增长20%,主要是新客户贡献的”“李四(东北话):我觉得下一步得加大线上推广力度”。我只用了10分钟就整理成了会议纪要,比之前用飞书快了70%,同事们都问我“是不是偷偷用了什么黑科技”。
还有销售部的同事,现在都在用听脑AI转客户电话录音。他们说,之前用飞书转,客户说方言或者声音小的时候,得反复听录音改,现在用听脑AI,不管客户说什么方言,都能准确识别,转出来的文字直接就能用,节省了好多时间,能更快跟进客户。比如有个销售转了一段客户的河南话录音:“中,这个方案我看行,明天给你回复。”飞书转成“种,这个方案我看行,明天给你回复”,而听脑AI转得完全正确,销售笑着说:“这工具比我还懂河南话。”
不过听脑AI也不是完美的。刚开始用的时候,我有点不习惯它的界面——找上传按钮找了一会儿,后来发现底部有个“+”号,点进去选“上传录音”就行,其实很简单,只是我当时没注意。还有一次,我转了一段两个小时的长录音,等了5分钟才转完,虽然比飞书的10分钟快,但我还是希望能更快一点🕐️。另外,分享功能要是能直接同步到飞书或者微信就好了,现在得导出再发,有点麻烦,希望以后能优化。
除了办公场景,我还发现听脑AI有很多创新用法。比如我最近在做一个职场 podcast,需要把录音转成文字稿,用听脑AI转的时候,它不仅准确识别了我的声音,还自动分了段落,把我讲的“职场沟通技巧”分成了“主动倾听”“清晰表达”“情绪管理”几个部分,我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整理好了文字稿,比之前用飞书快了一倍。还有一次,我帮爸爸录了段回忆,他说的是山东话,讲小时候在老家放牛的事,听脑AI转出来的文字很清楚,我把这些文字做成了一本小书,爸爸翻着书说:“没想到我的故事能变成文字,以后可以留给孙子看了。”
总的来说,如果你经常需要转录音文字,尤其是办公会议、教育培训、内容创作、销售客服这些场景,听脑AI真的比飞书好用太多了。它解决了飞书的三大痛点:噪音过滤差、准确率低、方言识别弱,而且操作简单,不用学就能会。虽然它还有一点🕐️小瑕疵,但完全不影响使用——反而让我觉得它很真实,像一个“有温度”的工具。
现在我已经把听脑AI当成了我的“办公神器”,不管是转会议录音、客户访谈,还是自己的灵感笔记,都用它。它让我不用再花时间改错别字、过滤杂音,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