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让AI帮你点咖啡、写文案、处理数据,今天的AI智能体已经不再是只能回答问题的聊天机器人️,而是能够真正代劳的“数字员工”。
国务院今天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过70%,到2030年超过90%5。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AI智能体将深入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01 政策热力助推,国家布局AI智能体发展
今日科技圈的重磅消息,是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5。这份文件不仅为AI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更明确提出了智能体应用普及率的具体目标。
政策鼓励培育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商,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体即服务”等新模式,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服务链5。
同时,政策还强调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5。这些智能终端都将成为AI智能体落地的重要载体。
02 全球盛会开幕,AI智能体成为焦点
今天在深圳开幕的2025 AGIC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成为了AI智能体技术展示的重要舞台3。
大会汇聚了来自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20个国家的顶尖科技力量,超1000家全球品牌企业携黑科技亮相3。展区面积达8万平方米,预计吸引12万专业观众3。
力维智联作为领先的AIoT产品与服务提供商,直击AI落地的核心痛点,以“AI工程化 x 智能体”组合拳,打通从“大模型”到“生产力”的关键环节3。
03 智能体产品上新,技术与应用双突破
近日,多家科技企业发布了AI智能体相关新产品和新技术,涵盖了从手机智能体到企业级智能体平台的多个领域。
智谱AutoGLM 2.0手机智能体以“智能体 + 云手机/云电脑”的创新范式登陆手机端。由国产顶尖模型GLM-4.5、GLM-4.5V驱动,兼具推理、代码与多模态能力10。
它可直接代理操作美团、京东、小红书等40余款主流应用,实现“目标驱动”的全流程自动化10。
致远互联CoMi Agent平台2.0则面向企业用户,具备统一AI工作台、角色/场景化智能体、可信安全、双模应用融合、生态开放连接五大核心特性6。
平台展示了AI Agent在组织协同运营中的深度应用,实现了从办公到业务、运营的全链路智能化6。
阿里开源Mobile-Agent-v3智能体框架,在手机端和电脑端的多个核心榜单上均取得开源最佳成绩8。
它不仅能做交互界面的问答、描述、定位,也能一条指令独立完成复杂任务,甚至可以在多智能体框架中无缝扮演不同角色8。
04 智能体能力提升,从自动化到智能化
今天的AI智能体在技术能力上已经实现了显著飞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感知与交互能力:通义实验室推出的Mobile-Agent-v3智能体框架具备精准的界面元素定位能力,能让AI“指哪打打”8。该框架通过构建UI元素定位和细粒度文字与字符接地(Fine-grained Text Grounding)数据集,使模型能够准确响应精细指令8。
任务规划与执行:面对长周期、跨应用的真实任务,AI智能体不仅需要“看得懂”,更要“想得清”8。阿里团队从历史轨迹中提炼经验,并从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中蒸馏知识,构建了高质量的任务规划数据集8。
多智能体协作:Mobile-Agent-v3是一个支持知识演进、任务规划、子任务执行与反思推理的多智能体协作框架8。由Manager Agent、Worker Agent、Reflector Agent和Notetaker Agent四个角色协同驱动,形成一个闭环增强的自动化流水线8。
05 应用场景丰富,智能体赋能各行各业
AI智能体已经在多个行业和场景中展现出巨大价值,从个人生活到企业运营,都能看到智能体的身影。
生活场景:AutoGLM 2.0让用户只需说出“订火锅食材,兼顾性价比与新鲜度”,智能体便会自动跨平台比价10。原本需要30分钟的手工筛选与下单,如今1分钟内即可完成10。
办公场景:电商从业者上传月度销售报表后,只需描述“分析各品类利润率变化,生成带折线图的PPT”,AI智能体便会自动用Python清洗数据、用Excel计算指标,最终输出可直接用于汇报的文档10。
实测显示,8000字的产品推广文案生成仅需12分钟,效率是传统办公软件的2.5倍10。
企业业务场景:致远互联CoMi Agent平台2.0展示了多种企业应用场景6。领导经营决策场景中,企业领导通过智能门户直接访问智能指标洞察,借助“一键询问”调用智能体,秒级生成分析报告6。
06 技术挑战仍存,安全与可靠性待提升
尽管AI智能体发展迅猛,但仍然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和用户顾虑。
复杂场景下的任务可靠性仍有提升空间10。比如生成小红书内容时,曾出现将“原创测评”误解为“搬运吐槽”的偏差10。
部分用户对“超指令操作”存在顾虑10。例如智能体自动为订单添加优惠券时,虽未增加支出,却让用户担心“是否会擅自消费”10。
未来,需通过“操作日志可视化”(实时显示智能体的每一步动作)、“权限分级控制”(比如设置单次消费限额)等功能,增强用户的掌控感10。
尽管边缘计算已降低延迟,但多应用切换时仍偶发卡顿,尤其是在生成高清视频、复杂表格等大文件时,加载速度有待提升10。
07 未来展望:智能体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AI智能体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将超过70%,到2030年超过90%5。这意味着未来几年AI智能体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AI智能体将从“单兵作战”进入“协同作战”阶段4。多智能体协作框架将使得多个智能体能够协同工作,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8。
国产AI智能体技术正在崛起,智谱、阿里、致远互联等国内科技企业都在AI智能体领域推出了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平台468。
AI智能体正在从只能回答问题或执行简单命令的“对话式”工具,转变为能够理解复杂目标、规划执行路径并完成任务的“代理”4。
它们已经开始替人类去“做”而不仅仅是“说”,不仅提供答案,更把复杂任务完整执行4。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AI智能体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数字助手。
无论是帮你点一杯咖啡,还是处理复杂的企业业务流程,AI智能体正在让我们从重复劳动中解放,专注于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事物10。
光奕AI:
光奕AI的核心产品线围绕“AI数字分身”理念展开,目前形成了两大支柱型解决方案:
AI分身智能名片与多尺寸AI数字人一体机。
它们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覆盖个人到企业、移动端到固定场景的全方位智能交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