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宇航
通讯员林瑶
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深入实施科技兴警战略,利用警用无人机机动灵活、视野广的优势,建立空地一体化联勤联动体系,锻造素质过硬的无人机“飞手”队伍,为守护辖区平安稳定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福州市公安局空警巡防指挥中心,屏幕上显示着20余架无人机实时回传的巡航画面——这些从各县(市)区无人机自动机场起飞的“空中尖兵”,正按照预设航线开展全时段巡航,随时响应各类警情。
为推动智慧警务与数字治理深度融合,福州市公安局建设空警巡防指挥中心,构建立体巡查、智能感知、快速响应、精准处置的空地一体化联勤联动体系,实现全时段立体巡护、警情秒级响应。
“指挥中心民警可提前规划无人机飞行航线和时段。巡航中发现警情线索或安全隐患后,现场情况会立即回传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民警同步调度地面警力处置,处警效率大幅提高。”福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警航大队民警崔海龙介绍,目前福州各县(市)区均建成无人机自动机场,形成全域覆盖的空中巡防网络。
“无人机的加入,让警务协作实现了质的飞跃。”福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警航大队副大队长郑力元介绍,依托空地一体化联勤联动体系,过去不同警种单打独斗的处警模式转变为多警种协同作战。面对复杂警情,指挥中心可随时调取现场图像,为决策部署提供有力支撑。
福州市公安局不断拓展无人机在打、防、管、控等领域的应用场景,让“空中尖兵”在实战中发挥多元效能。民警利用无人机搭载的喊话器等设备,在日常巡逻中开展安全宣传,引导群众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助力平安建设。同时,在大型活动安保中,民警依托空警巡防指挥中心,按照点面结合、动态布防理念,精准区分“黑飞”目标,强化核心区域空域管控,为大型活动安全保驾护航。
崔海龙是福州市公安局警用无人机领域的技术专家,他深耕空中巡逻、协同抓捕、应急救援等无人机实战应用场景,总结提炼出巡航比对、防控预警、区域定位等技战法,带领团队研发的培训课题多次获评省、市公安机关精品课程。
为加强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福州市公安局将科技兴警与人才战略充分结合,启动人才培育计划,联合公安部警用航空管理办公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福建警察学院等单位,科学制定培训体系,严格设置实战化训练科目,建立实战带教、以老带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强大的人才储备保障支撑警用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各项公安业务工作,提升警务实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