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交通新闻网
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5周年。当日清晨,一架深圳航空波音飞机在完成一系列验证科目后,平稳降落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标志着深圳机场三跑道真机试飞工作完成,为年内投用奠定基础。此前,深圳机场T2航站区、北货运区及综合配套工程开工,建成后机场规模体量、保障能力、运行效率、发展空间将实现多重跃升。
深圳机场三跑道项目位于二跑道和沿江高速公路之间,长3600米、宽45米,飞行区按照最高等级4F级建设,能满足各类大型客机的起降需求。8月以来,深圳机场联合有关单位,在短时间内连续完成校飞、模拟机验证等节点性工作。
T2航站区为省、市重大项目,位于一跑道和二跑道之间,建成后将与T3航站区、卫星厅共同组成深圳机场中央航站区。项目设计年旅客吞吐量3100万人次,将建设40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主体功能区、53个站坪机位,同步配套3万平方米的轨道换乘中心、3万平方米的地面交通中心、14.35万平方米的停车楼。
T2航站楼建成后,将与穗莞深城际铁路、深圳地铁11号线和20号线等轨道交通衔接,对内通过捷运系统高效通达T3航站楼、卫星厅等区域,旅客不仅可以无缝完成空铁联运、陆空衔接,还能高效便捷地在不同航站楼之间实现摆渡。
作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主力军,深圳机场全力打通航空物流大通道,全货机航点数量达到63个,遍及五大洲。北货运区项目建成投用后将与T2航站区形成配套,新增航空货邮保障能力有望超过180万吨,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制造、跨境电商、生鲜冷链等产业提供更强大的物流支撑,助力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占据更核心的位置。
在城市经济活力的带动下,深圳机场去年客流量首次突破6000万人次;今年1月至7月,旅客吞吐量约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约116万吨,创开航以来同期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