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储能新技术来电不焦虑,“装得多又放得快”,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双高”储能新技术来电不焦虑,“装得多又放得快”,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关于“电量焦虑”,是不是怕续航不足,有没有嫌充电太慢?在储能领域,“既要……又要……”的事儿怎么办到?近日荣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项目,终于突破了储能技术“鱼与熊掌”的两难困局。这就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完成的“面向高功率储能应用的双高混合型器件关键技术”。

新能源革命的浪潮中,储能技术被视为“能源转型的最后一公里”。传统锂电池存储能量多,但放电速度慢;超级电容器快速充放佳,但存储能量不尽如人意。如何让储能器件既“装得多”(高能量密度)又“放得快”(高功率密度)实现“双高”,“鱼与熊掌兼得”成为科学界、产业界攻关的焦点。

在国家和上海市科委科技项目的持续支持下,这一大奖项目自主研发出双高混合型储能技术,突破了能量密度>100Wh/kg且功率密度>100kW/kg的“双百”目标,为高技术装备、航空航天探测、新型电力系统电网调频等领域应用提供了创新答案。

在电化学储能领域,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的提升始终面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科学瓶颈。锂离子电池已用于新能源车辆,虽可实现3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但受限于离子扩散速率,功率密度长期低于1kW/kg;而用于城市公交电车线路的超级电容器,功率密度可达20kW/kg以上,能量密度却不足20Wh/kg。这本质上源于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固有矛盾——因为前者要求材料具备稳定的晶体结构以存储更多电荷,后者则需要快速的电子/离子传输通道以实现瞬时功率输出,二者在单一材料体系中难以兼容。

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与双高混合型器件机理对比。

美日韩等储能技术先进国家曾通过优化电极结构、改良电解液等路径尝试突破,但始终未能跨越“双百”技术门槛。国际学术界认为,若无法从材料构效关系的底层结构设计取得根本性创新,这一难题将长期制约高功率储能技术的工程化应用。

如何率先破解制约性能的“双结构功能区”理论?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黄富强教授带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联合团队从基础理论突破入手,提出融合“锂电+超电”优点的“体表协同储能”新机制和“双结构功能区+堆积致密因子”结构设计理论模型,在电极材料中构建“体相储能功能区”与“表层功率功能区”,为“双高电源”材料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双结构功能区+堆积致密因子”材料结构设计理论模型示意图。

“体表协同储能”双高理论突破后,如何将“双结构功能区+堆积致密因子”从理论构想变为工程现实?

现实中,科研团队面临进一步挑战。因为传统制备工艺无法在同一材料中实现“高温结晶”与“低温掺杂”的兼容,两者在热力学上是相互排斥的。

为此,团队发明了“多时空拓扑许可”制备新技术,制备复杂功能材料。他们将热力学禁阻的“同时空”单步反应,拆解为热力学许可的“多时空”分步反应,通过精准调控反应时间与空间,使原本相互排斥的化学反应在时间序列上依次发生,成功实现亚稳相材料的可控量产,让原本“水火不容”的两种工艺在材料制备中和谐共存,最终在材料中形成“体相-表层”复合结构,开辟了分阶段构筑复杂多功能材料的全新路径。

双高混合型储能关键电极材料多时空拓扑许可制备原理示意图。

专家认为,“时空解耦+拓扑转换”材料制备创新不仅指导制备出原创双高电极新体系,而且为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固态电解质等复杂材料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长期以来,储能器件普遍采用元素种类与比例相似、或化合物类型相似、或晶体结构相似的对称式结构设计。这种设计虽能实现单一性能的优化,如超级电容器的长循环寿命或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却难以突破“双高”协同的瓶颈。

对此,团队“反其道而行”,制定非对称原创电极复配方案,以非对称结构打造“双高引擎”。根据不同场景应用需求,正极构建“体相化学储能区”,负责存储大量能量,为器件提供坚实的能量基底。负极则构建“表层物理储能区”,实现快速电荷“吞吐”,确保了器件的高功率输出能力。

然而,让复配电极各司其职、协同互补的另一大挑战在于,复配兼容性不佳、集流体的电阻高。为解决界面阻抗问题,团队发明了三维石墨烯管的集流体,通过管间共价键合,形成类金刚石结构,将内阻降至0.1mΩ,力学和电学性能比传统多孔碳要高两个数量级。这种“电子高速公路”般的集流网络,不仅能快速收集电极材料产生的电荷,更能承受千安培级的超大电流冲击。

经测试,三维石墨烯管同时兼具超轻密度(1mg/cm³)与比钢材高207倍的高比强度,可压缩95%,且循环1000次无损伤。这种“刚柔并济”的特性,使其成为连接复配电极的理想媒介。

采用极低内阻三维集流与电极复配创新设计的双高混合型器件。

从对称到非对称、从单一储能到协同创新,通过产学研用接续攻关,团队最终研发出能量>100Wh/kg且功率>100kW/kg的“双百”超高效能器件与电源,为满足极端特种应用场景,如“毫秒级快响应+超大电流强输出”,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大规模调频储能应用场景,如“兆瓦级高功率+分钟级高能量输出”,提供了重要动力核心。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3DZ2305200)

原标题:《“双高”储能新技术来电不焦虑,“装得多又放得快”,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受访单位

题图说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原首席研究员黄富强。

作者:解放日报 徐瑞哲

特别声明:[“双高”储能新技术来电不焦虑,“装得多又放得快”,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420亿全部到手!李嘉欣儿子接管家族产业,踏入许家千亿商业帝国(43亿元)

今,当她的身影与儿子许建彤并肩而立,我们不停要问:这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何种力量,让这对母子在逆风中翱翔,绽放出超越时代的耀眼光芒?李嘉欣,这位豪门新妇,用智慧与汗水,为自己赢得了尊重与地位,她的故事,是每…

420亿全部到手!<strong>李嘉欣</strong>儿子接管家族产业,踏入许家千亿商业帝国(43亿元)

脸皮厚!黄杨钿甜露面中戏报到,拍戏上学两不误,粉丝合影心情佳(黄杨树皮图片)

拍摄效果模糊,但她在报到当天精心打扮,站位时略显谦逊,似乎是由于受到了负面评论的影响。此外,还有网友自嘲自己是明星️“绝缘体”,之前错失了上热搜的荣梓杉,这次又错过了黄杨钿甜。 经过“天价耳环”事件,黄杨钿甜似…

脸皮厚!黄杨钿甜露面中戏报到,拍戏上学两不误,粉丝合影心情佳(黄杨树皮图片)

37岁阚清子挺着孕肚出门,又白又美像杨贵妃,纪凌尘哭晕在厕所(阚清子新造型)

令人难忘的是,两人曾共同参与综艺节目,恩爱之情溢于言表;在一次颁奖典礼上,纪凌尘还自我介绍道:“大家好,我是阚清子的纪凌尘。”宣布怀孕时,她脸上流露出的欢愉与幸福让人不得不为之点赞,显然这一次她真的找到了真爱…

37岁<strong>阚清子</strong>挺着孕肚出门,又白又美像杨贵妃,纪凌尘哭晕在厕所(<strong>阚清子</strong>新造型)

外来媳妇本地郎》康祈耀再次留不住妻子,该给观众一个大结局了(外来媳妇本地郎演员🎭️表)

如果在阿宗去世后及时结束,或许能够成为经典,然而现在却因演员🎭️更替和口碑下滑,被越来越多的人诟病。”当一部剧集成功并获得高度关注时,制作方往往舍不得放手,直到演员🎭️老去、剧情陷入枯竭,观众也渐渐流失。让康家永远留…

《<strong>外来媳妇本地郎</strong>》康祈耀再次留不住妻子,该给观众一个大结局了(外来媳妇本地郎演员🎭️表)

带显示器的智能音箱,2031年全球市场销售额将攀升至161.9亿美元💵(带显示器的智能高温报警电路原理图)

小米智能屏系列在中国市场出货量达1200万台,通过&quot;硬件+内容服务&quot;模式,使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提升至8.2美元💵月,较纯硬件模式增长3倍。 本报告通过10章深度分析,系统解构带显示智能音箱市场的

带显示器的智能音箱,2031年全球市场销售额将攀升至161.9亿美元💵(带显示器的智能高温报警电路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