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学泰斗——陈省身
陈省身(1911年10月26日——2004年12月3日),出生于浙江嘉兴,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被誉为“微分几何之父”。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德国汉堡大学深造,1936年获博士学位,曾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芝加哥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等院校任教,1985年创办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1911 年,陈省身出生在浙江嘉兴一个小商人家庭。15 岁跳级考入南开大学,四年里没课本就手抄笔记,靠一盏煤油灯啃完微积分。1934 年,他揣着清华奖学金远赴德国汉堡大学,两年拿下博士,导师布拉施克称他“像一把快刀”。随后他又到巴黎,跟几何大师嘉当学了一年“几何里的诗”,每天清晨在研究所门前排队等老师开门,只为多问一个问题。
1937 年抗战爆发,他毅然回国,在昆明西南联大与华罗庚轮流讲课。防空洞里灯光昏黄,他仍领着学生把黑板竖起来,讲曲率、纤维丛,杨振宁、李政道都坐下面记笔记。1943 年,陈省身应邀赴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完成了震惊数学界的“高斯–博内内蕴证明”,并提出以他名字命名的“陈类”(Chern Class)。简单说,这就像给复杂几何空间装上了“指纹”,能一眼看出隐藏的对称和扭曲,从此拓扑与微分几何正式“握手”。
战后,他先在芝加哥大学培养出丘成桐等一大批学生,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三十年,把那里变成了世界几何中心。1984 年,他获沃尔夫奖——数学界的“终身成就奥斯卡”。
晚年,陈省身回到母校南开大学,捐出全部奖金创办数学研究所。他常说:“数学没有诺贝尔奖,这是好事,我们可以做得更纯粹。”2004 年,93 岁的他在天津家中安然离世。国际数学联盟为纪念他,设立四年一度的“陈省身奖章”,这是全球数学界第一枚以华人命名的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