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慧水务核心内涵与发展背景
智慧水务源于“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概念,是“数字水务”的升级,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城乡水务全流程智能感知、仿真、预警、调度与服务,覆盖供水管理、排水排涝、节水管理等多领域。其与智慧水利紧密关联,前者是后者在城乡水务领域的延伸,后者是前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策层面,国家大力推动智慧水务发展,2025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水利工程补短板、行业强监管”重心,部署节约用水、水生态环境保护等五大攻坚战,以及水利信息化建设等六大重点领域提档升级任务,同时智慧水利试点、现代化灌区建设等政策也为智慧水务提供发展机遇。市场方面,阿里、腾讯、华为等科技巨头布局产业互联网,参与多地智慧水务项目,行业竞争格局改变,专业企业需依托细分领域优势寻求合作。
二、智慧水务发展阶段与解决方案体系
智慧水务历经三阶段:1.0自动化阶段,聚焦水务基础信息自动采集与工艺优化;2.0数字化阶段,搭建业务系统与数据库,提升信息管理效率;3.0智慧化阶段,深度处理数据,推动企业模式创新与产业升级。
解决方案丰富多样,涵盖防灾减灾、水文水质监测、水利工程管理、城市水务监测、水资源管理等多领域。以智慧水务解决方案为例,构建“感知网络-数据中台-业务应用-统一展现”架构,整合水位、流量等多类监测数据,实现精细管理、科学决策、提前预警与主动服务。各方案配备软硬件产品,硬件如一体化雨水情装置,软件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且软硬件优势显著,软件覆盖全业务线、通用性高,硬件集成度高、兼容性强。
三、应用场景、案例与技术支撑
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城市防内涝,通过管网数字化实现提前预警;黑臭水体整治,排查管网问题改善水质;智慧供水,整合多系统保障供水稳定等。典型案例众多,如广东省水资源监控项目、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浙江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等,覆盖全国多省份,涉及水资源、防灾、水质监测等领域。
技术支撑上,模型云平台发挥重要作用,可用于常规建模运算,提供工具下载与教学示范,还能实现城市防汛风险评估、流域水文预报等智慧应用。同时,融合GIS、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虚拟水系统,结合高精度气象数据与物理模拟实验,提升预报精度与决策科学性,推动智慧水务向“数据+模型+应用”融合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