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SONY 索尼
型号:MDR-M1
类型:有线头戴式耳机
定价:1699元
技术特征:40mm动圈单元,50Ω阻抗,102dB/mW
外观特征:索尼头戴监听耳机经典造型
其他特征:5-80kHz频响范围,标配1.2m、2.5m双线材,6.35转3.5mm转接头
声音概述:音色均衡还原的同时拥有饱满的中低频,用于专业监听用途之余,欣赏音乐也是很好的选择
适合人群:千元档有线头戴耳机发烧友,MDR-7506“钉子户”迭代选项
一句话评价:2000元内屈指可数的高音质轻便型有线头戴耳机
索尼MDR-M1去年发布的时候,引起了很多耳机发烧友的“情怀共鸣”,这外观、这声音、这味道,太熟悉了——除了吸引大批MDR-7506和MDR-CD900ST的死忠粉丝,还引起了熟悉经典索尼耳机声音的诸多烧友的共同回忆。不仅仅是因为MDR-M1是发售于1991年的MDR-7506的“正统续作”,更因为这款耳机的声音——均衡还原的音色,再加上丰润饱满的中低频表现,包括我在内的从十几二十年前玩过来的烧友们大呼:“那个‘索尼’回来了!”
在完全不缺高音质耳机的当今耳机市场,烧友们更需要的其实是能在调音风格上打动自己的产品。当初我入烧的时候就有不少老烧表示,7506用来听歌甚至比同价位的HiFi耳机还好,我在蹭听过一次之后深以为然,那浑厚有力的低频,饱满悦耳的中、高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超长待机”的MDR-7506也成为了很多人怀念那段时光的寄托(甚至今天仍然有售)。
MDR-M1既然是2024年的“新生儿”,自然要在产品形态和设计方面成熟得多。更加简洁的外观设计、柔软舒适的头梁和耳罩、轻便的重量、可拆换线材的设计,都在实用层面比7506强了很多。而在音质层面,大家同样对M1相当关注,毕竟在M1之前上市的开放式头戴监听耳机MV1,就收获了非常好的评价(各个方面),而作为封闭式的同类型产品,MDR-M1生来就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去年9月的北京国际耳机展是M1的国内首秀,在听了松尾伴大先生的介绍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到索尼展台进行了试听,并且在该产品到货后立即下单了一副;由于对M1的喜爱,在一个月后的武汉国际耳机展上把它挂在脖子上逛展,被各种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问了不下几十遍,亲身体验到了当“人肉广告牌”是多么恐怖;也侧面反映了大家对于M1,或者说对于索尼新品头戴耳机的关注程度。
M1首先在设计方面进行了简化,线条更简洁明了,单元外壳也更加平滑。左右面板的professional标虽然是贴纸但仍然很有质感,SONY标志有凹凸感,单元背壳往耳罩有一个明显的拓展,耳罩是柔软的皮质,内部应该是填充了海绵🧽,佩戴舒适度很高,唯一缺点是透气性一般,戴久了会有些闷。头梁部分的做工和舒适性都比7506进步很多,重量减轻的同时手感也变得更加细腻圆润。总的来说M1不愧是2024年的头戴耳机产品,做工与设计在这个价位都属无可挑剔。
声音表现上M1的第一个优点就是非常好推,不仅仅主流播放器驱动毫无问题,甚至几百元的小尾巴就能轻松推好M1,这是相当令人意外的,也是我逛展会测试前端能用它当参考耳机的原因。在如今耳机“难推”几乎成为主流的今天,M1易于驱动的特性是一个相当大的加分项,这使得更多的耳机发烧友甚至普通的爱听音乐的用户,可以以更低的门槛用M1欣赏到悦耳的音乐。M1标配了1.2m和2.5m两条线,很大程度上也方便了“听歌”用户。
M1的声音表现其实是对“监听耳机”和“音乐耳机”的进一步“跨界”。充足的低频量感和有力的下潜与弹性表现,大幅提高了以流行人声和ACG等类型为主要聆听对象的“大众用户”的喜好程度。这样饱满扎实的低频,不论是流行歌曲还是影视原声的需求都能轻松满足,同时又在整体能量感上保持克制而不至于“轰头”,这是相当明智的处理。此外M1的低频甚至保留了一定的层次感来满足器乐爱好者的需求。
而中频更是是MDR-M1出彩的地方,它保留了老索尼音乐耳机身上对于中频人声和乐器回放的那股厚实、丰满、柔和、细腻的韵味,同时又不会过度纵容混响和中低频的泛音来保持了声音的清晰度。M1仔细听的话结像其实并不算大,形体感适中,有不错的密度,距离也不远不近刚合适;位置在鼻腔偏上一点🕐️的位置,较同类型头戴耳机略高一些。而让M1的中频听感“舒适”的最大原因,是其“外柔内刚”、收放自如的温厚音色特征所致。同时,在人声的高音位置也能听到日系耳机典型的、带有“女毒”味道的羽化,进一步避免了衔接的生硬而优化了听感。
本以为M1这样的中、低频表现营造出的饱满、厚实的声音框架预示着较柔较暗的高频——实际上柔和不假,但M1仍然做到了还不错的亮度并伴随着可圈可点的高频解析。高频毛刺处理得较为干净,基本上整体都是平滑柔顺的听感,在此基础上高频的延展虽比不过一些器乐型的耳机,但在2000元内的监听耳机中算是不错的。
从整体声音框架来看,索尼MDR-M1走的是泛流行基础上的饱满型均衡耳机,流行人声、ACG和轻音乐是其毫无疑问的舒适区,在这个范围内其不论作为专业用途还是用于欣赏音乐,都有着适合长时间聆听(工作)的特性。而从古典音乐的角度来看,M1的声场宽度和层次、解析表现更适合一些中小编制类型的协奏曲、独奏等曲目,40mm动圈单元带来的出色动态和监听耳机“本分”的精准快速的瞬态表现是出色听感的保障。此外,由于可换线材的特性,也可以尝试给M1更换一些升级线来进一步优化听感和提升声音潜力。
总的来说,索尼MDR-M1是索尼给音乐爱好者和耳机发烧友的一件非常棒的“礼物🎁”,它有着易驱动的特性,还有着饱满温润、干净细腻的声音表现,在2000元内价位甚至有着国际品牌产品身上稀缺的高声价比。对于入门级和进阶级的耳机发烧友,如果你的使用场景适合有线头戴耳机的话,那么M1将是我最推荐的产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