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信管〔2025〕18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是继2024年《关于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后,进一步深化卫星通信产业开放、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融合的政策延续。
《指导意见》系统性地从七大维度规划了产业发展路径,这意味着卫星通信将从试验探索阶段正式迈向规模化商用阶段。
核心目标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实现“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的具体目标,并提出推动“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
这一目标与全球卫星通信发展趋势高度契合,随着低轨卫星星座的密集部署和终端技术的成熟,卫星通信正从行业应用向大众消费市场拓展。
《指导意见》还指出要“推进天地基础设施高效互联互通”,构建“陆海互补、天地统筹”的国际通信通道,这标志着天地一体化网络正式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策将“开放准入”与“技术迭代”并重,既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如民营企业参与卫星通信业务)激发市场活力,又通过技术攻关(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升级。这种“开放+创新”的模式,有望加速我国从“通信大国”向“通信强国”转型。
三大重点业务方向明确
⑴、 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
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卫星互联网系统建设和应用服务”,并“针对低轨卫星通信应用适时开展商用试验”。同时,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设备进网等许可审批工作,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构建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卫星通信市场体系。
这表明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低轨卫星星座在全球宽带覆盖方面的优势,并将给予政策支持,助力我国在低轨卫星互联网领域抢占发展先机。
结合最近卫星互联网运营牌照预即将发放的消息,在政策推动下,国内GW星座、千帆星座、以及商业公司布局的千星级星座计划,将迎来规模化应用拐点。
⑵、终端直连卫星业务获支持
《指导意见》特别提到要“支持开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鼓励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合作,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的推广应用。
文件中创新的“不换卡不换号”模式值得关注,这意味着未来用户使用卫星通信服务无需更换现有的手机号码和SIM卡,也无需额外购置专用终端,将大幅降低用户使用门槛。
手机直连卫星是“万物互联”时代的延伸,但需平衡商业可行性与用户接受度,应鼓励企业探索“终端+服务”模式(如增值服务、内容分发)。
⑶、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
文件鼓励探索新型卫星通信业务,特别是“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为天空、海洋、偏远地区等地面网络无法覆盖的区域提供广域物联网连接服务。
相比宽带卫星互联网,卫星物联网的特征是“低成本、低功耗、小数据量”。在生态保护、水文水利监测、海洋渔业等场景,卫星物联网已展现出独特价值。
以生态保护为例,卫星物联网设备可以部署在无信号或弱信号区域的自然保护区,实时监测生态环境数据,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在水文水利监测方面,通过卫星物联网实现对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实时监测,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和防洪抗旱能力。
近期,中国联通与时空道宇合作的“联通星系”01星04星四颗低轨卫星成功发射入轨,悄拉开我国低轨卫星物联时代帷幕。
其中联通星系01-03星为低轨物联通信卫星,联通星系04星为国内首颗具备3GPP窄带物联通信能力的低轨卫星。这不仅展现了我国在低轨卫星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后续的商用试验和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应用场景多元拓展
1、应急通信:优先满足国家应急通信需求,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提供卫星通信保障
2、数字惠民:为偏远地区、边疆地区和地形气候复杂地区提供多样化网络接入服务
3、融合应用:鼓励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业创新应用
推进北斗短报文与公众通信网互联互通和融合应用,提升服务能力,培育壮大北斗短报文产业生态。
产业生态培育全面部署
1、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基础元器件、芯片、关键终端设备产品等供给水平
2、构建开放共享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卫星通信技术、产品和建设等标准
3、培育互利共赢产业生态:成立卫星通信相关产业组织,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
资源供给优化创新
1、科学规划卫星通信码号资源:面向专用终端规划卫星通信专用号段,支持新业态发展
2、推进频轨资源创新管理:结合低轨星座特点,创新管理方式,批量颁发空间无线🛜电台执照和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
这一举措将极大简化低轨星座的频率和执照申请流程,为星座的快速部署提供制度保障。
政策引领下的产业机遇
《指导意见》的发布,是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至少释放出三个重要信号:
首先,卫星通信国家战略地位确立。文件首次系统性地明确了卫星通信在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产业发展路径清晰化。从技术研发、网络建设、应用推广到国际合作,都有了明确的指引。
最后,市场准入条件优化。通过优化业务准入,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获得了更多发展空间。
对于产业链企业来说,这意味着卫星通信将从小众市场走向大众市场,从行业应用走向消费应用。手机直连卫星、卫星物联网等新兴业务模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机遇。
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和技术成熟度的提高,2030年千万用户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卫星通信产业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时代,一个天地一体、万物互联的数字新时代正在到来。
星瞰物联将持续关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动态,为您提供专业、及时的行业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