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讯员 赵哲铭 摄
11年前,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落地生根;11年后,它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
从无中生有到优中做强,贵阳以一场盛会改变一座城,以一场变革驱动行业浪潮。
从“追风者”到“造风者”
当遵义铝业通过AI算法优化年省1700万度电耗,当《哪吒2》超40%特效镜头在贵安新区超算中心的算力支撑下完成渲染,当“黄小西”AI智能体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这些场景共同勾勒出贵阳贵安数字经济崛起的生动图景。
11年前,谁能想象这里竟会成为全球大数据领域的“风向标”?正是数博会这场持续11年的相约,让贵阳贵安完成了从拓荒到引领的蜕变。
回望2015年,全球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博览会在贵阳举办。那时的大数据产业犹如雾中行路,而贵阳贵安以超凡的战略眼光抓住了时代机遇——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落户贵安,苹果、华为、腾讯等巨头接踵而至,48个重点数据中心拔地而起,25EB存力规模蔚为壮观。
数博会不仅展示了刷脸支付、无人驾驶、人形机器人️等突破性技术,更构建起完整的数字生态体系。那些曾经只能在科幻片中想象的场景,如今正在贵阳贵安的实验室里、产业园中、城市街道间逐渐变为现实。
数据的生命力在于流动,贵阳通过颁布实施《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等全国首创性法规,建成全球首条400G算力通道,与42个骨干城市直联,打造了数据要素流通的“高速公路网”。
从0到1需要勇气,从1到N则需要智慧。贵阳用11年时间,实现了从“追风者”到“造风者”的转变。
千行百业插上数字化翅膀
当数字经济的浪潮席卷而至,贵阳的选择是让它落地成河,浇灌产业的土壤,浸润群众的生活。11年深耕,正是要为千行百业装上智能钥匙、插上数智化翅膀。
在贵阳中安科技集团的5G数字工厂,指令输入后生产线自动运转,企业经营成本直降50%;在云岩区政务服务大厅,市民5分钟完成驾驶证换证;在观山湖碧海社区,网格员通过“社区小助”平台一键上报安全隐患。
今日之贵阳,数字经济已成为实实在在的改变之力,不仅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更以人工智能撬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这场变革的核心在于“融合”二字。贵阳贵安坚持小切口破题,从工业、旅游等领域入手,构建“AI+行业”大生态。聚焦24个重点行业,打造近100个大模型应用场景,成功攻克知识图谱、数据流批一体处理等关键核心技术。
2024年,贵阳贵安电子信息制造业同比增长24.9%,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28.8%。
人才是数字经济的活水之源。贵阳贵安将人工智能纳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系,开设68个相关专业,形成系统化人才培养格局。同时,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的建设,打造省人工智能实验室、产业孵化中心,夯实技术研发硬核底座。这种产学研用的闭环生态,让技术创新能够快速转化为产业动能,让人才智慧能够有效赋能城市发展。
从“数字产业化”到“产业数字化”,贵阳贵安正在书写一部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共生的教科书式案例。
打造一体化数据市场新高地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关键节点,贵阳贵安的数字经济征程正迈向新高度。
2025数博会以“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为主题,突出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打造数据领域专业权威性的交流平台,展现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的最新成果,推动数据资源的高效汇聚与价值释放。
这场盛会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未来的预演。
贵阳将围绕“四个产业”“三个转型”持续发力:加快发展算力产业、数据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产业;深化数智赋能引领支撑产业升级、社会治理和生活服务转型。
具体而言,贵阳贵安将做大华为云产业生态,发展云服务首位产业;加快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打造一批高质量数据集;依托华为云盘古大模型,推动大模型算法创新和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智能驾驶汽车、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
这些布局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彰显贵阳贵安打造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新高地的决心与信心。
算力是数字时代的“新石油”,贵阳贵安正全力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目前算力规模已达82EFLOPS,其中智算占比超过98%,华为云、美的、网易等智算中心加快建设,全国规模最大的国产智算集群正在形成。同时,贵阳贵安将构建大带宽、低时延光网络,推动100T南部数据大通道建设,多措并举降低用电成本、提升清洁能源占比。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数字经济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让“贵州算力”更加熠熠生辉。(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