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陈 曦 通讯员 刘 扬
从“大模型”到“科学智能”,从“AI+制造”到“具身智能”……眼下,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千行百业。
昨天,嘉兴市人工智能发展推进现场会在平湖举行。这场推进会背后,是嘉兴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以赋能应用为突破重点,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集聚产业和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更是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和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过去谈AI是“未来时”,现在是“进行时”,智能化浪潮风起云涌,嘉兴加快竞跑步伐。
一
AI产业,千帆竞发,嘉兴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和特点。
地处长三角平原核心腹地的嘉兴,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宁波,交通便利,与周边主要城市距离都在百公里以内,铁路、公路、水路、机场、港口齐全。
在长三角这片充满活力的区域,汇聚了众多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中,上海的基础大模型迭代突破,杭州也有一批国内大模型头部企业。优越的产业生态,为嘉兴就近承接模型训练相关业务,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基石之一。嘉兴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所在城市,围绕绿色低碳算力中心建设,打造万卡级高性能算力集群和高质量算力服务平台。
去年,我市被列为全省首个万卡算力集群,目前全市投运算力规模列全省第一。
有了坚实的算力基础,嘉兴加快数据开发利用,以场景化应用激发数据价值,加快把数据资源变为优质资产,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数据动力。
去年,嘉兴37家企业入选省级DCMM贯标试点企业,列全省第一;38家企业入选浙江省第四批制造业“云上企业”,列全省第二;13家企业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列全省第二。
制造业为人工智能提供了丰沃土壤,数字化转型加快。嘉兴通过大力实施“两化”改造,全市智改数转网联水平全方位提升,数字化水平3.0及以上的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数字化水平2.0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二,数据和业务集成率51.5%,居全省第一,应用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的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仓储物流数字化率居全省第一。
多个全省第一背后,是嘉兴通过人工智能重塑制造新优势。
强有力的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后盾。现场会上,嘉兴市经信局对《嘉兴市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嘉兴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作了政策解读。其中,《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规模突破1000亿元。更加精准、更加有力的政策引导,也将吸引大量企业汇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凭借区位、算力、数智转型、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政策扶持等优势,嘉兴在“人工智能+”赛道上加速奔跑。
二
风口之下,嘉兴自然不会错过机遇,正积极推动将产业基础、创新潜力等优势转化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胜势。
目前,全市有人工智能规上企业181家,今年1至6月实现营收332.9亿元,同比增长13.2%,规模列全省第三,引育了立讯精密、福瑞泰克、九识智能等一批骨干企业。今年,天正智能电器的“天正智瀚大模型”等2个大模型先后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实现了嘉兴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领域“零”的突破。
如何让人工智能在新形势下为县域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通过多年努力,平湖市已入选全省算力产业新星产业群和省级通用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单位名单,算力资源优势明显,智算规模居全省首位。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多点推进,结合工业制造、现代农业、政务服务、商贸流通等场景,平湖市已研发出20余款人工智能应用产品。
平湖市聚焦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开展招商,上半年加快推进算力、算法、数据等AI新基建建设,在人工智能领域完成投资145.4亿元。
当医疗健康遇上人工智能,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嘉兴市卫生健康委聚焦临床诊疗关键环节,推动医疗服务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全面提升诊疗质量与效率。比如,建设全市医学人工智能平台,累计提供辅助诊断决策支持1.6亿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海盐县创新“数智国医”应用,构建“智医、智药、智管、智养”场景,打造中医病症分布数据模型。
在人工智能领域找准了自己的赛道,九识智能发展得风生水起。企业科技首席执行官孔旗说,九识智能是目前国内成长最快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之一,拥有可成熟规模化商业应用的L4级自动驾驶全栈自研技术。今年3月,企业与嘉兴科技城签约打造九识智配项目,该项目已于7月底正式启动,设计年产能为2万台,已生产超1000台无人车。
让企业成为主体,激发活力。九识智能计划在嘉兴投资20亿元,逐步建设研发、销售、结算、数据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超50亿元,并全面带动嘉兴无人驾驶产业链发展和产业要素集聚。
人工智能浪潮中,嘉兴正因地制宜不断加快发展脚步。
三
人工智能发展蕴藏着无限潜力,谁能未雨绸缪、提前布局,谁就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虽然嘉兴在算力规模、制造业基础、数字化改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也存在龙头企业不够多、产业能级不够高、应用场景不够丰富等问题。
对此,嘉兴将增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紧迫感,乘AI之势向“智”而行。
找准发展定位,加快产业集聚成势。嘉兴市经信局局长章澜表示,嘉兴将坚持抓好智能产业发展,发挥我市制造业产业优势和算力基础设施先发优势,进一步加大项目招引力度,着力引育一批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项目,既要招大引强,也要培小育优,打造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
人工智能不仅开辟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也在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此,嘉兴加快推动产业智能化水平提升,进一步做实赋能应用文章。围绕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十大重点领域,嘉兴常态化开展“人工智能+”场景的挖掘、策划、发布、对接、落地、推广全流程工作。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积极争创省级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试点,通过“点、线、面”相结合方式,推进制造业从数字化向智能化提升,打造“两化”改造升级版,力争在打造人工智能标杆企业、应用场景、“数智优品”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打造产业成长生态至关重要,嘉兴正合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圈。
章澜介绍,嘉兴将打造产业创新生态,发挥算力先发优势,优化算力应用服务,打造综合使用成本最低的算力产业集群;聚焦数据、场景等产业生态基础,积极对接开放“人工智能+”高价值场景。打造产业人才生态,加大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持续完善符合个性化人才支持政策,为高端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打造政务服务生态,动态迭代支持政策,加强研发中试、孵化空间、金融投资、政府采购、场景开放等综合服务和政策供给。
群雄逐鹿的人工智能时代,嘉兴正在这片新蓝海中乘风破浪、奋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