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作为国产手机翘楚,常年霸榜全球手机销量前三名,曾经一度垄断印度销量冠军。人红是非多,据外媒报道小米在印度得罪两家友商,三星和苹果联手发去律师函,认为“偷袭营销”损害其品牌声誉,许多国内网友不了解真相便指责小米。
据外媒报道,三星和苹果两家企业联手指控小米在印度发布会、广告中存在不当行为,使用小米15 Ultra对比iPhone16 ProMax和三星手机影像属于“偷袭营销”。在广告中,小米吐槽三星和苹果影像不如小米15 Ultra,甚至还在4月1日愚人节刊登整版报纸📰广告,嘲讽iPhone16 ProMax相机📷️“可爱”,苹果认为这种广告行为品牌侮辱。
面对小米宣传,三星和苹果罕见联手,向小米发去律师函要求“立即停止”相关营销行为。在三星和苹果的律师函中明确指出,在未经对方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竞品品牌关联,吸引用户是一种存在法律风险的行为,这也在国内引发不少网友讨论。
部分国内网友指责小米“丢人丢到国外”,认为此举损害中国品牌形象,甚至有人喊出“支持三星苹果干翻小米”令人感到惊讶。仔细了解事情经过可以发现,小米宣传行为似乎并不存在过错,至少在国内的宣发惯例来看,产品对比不是常态吗?
在国产手机发布会上,用友商手机对比几乎是行业惯例,华为、OPPO、vivo等品牌都拿友商影像、屏幕、性能、续航等综合维度做对比。大部分情况下不会直接提竞争对手名字,通过暗示让消费者知道对比的哪个品牌,从而避免潜在法律风险,小米这一次的问题是直接提友商的名字。
可能还会有网友认为,在国内拿友商对比是常态,但老外不会惯着这种行为,中国品牌在海外应该入乡随俗,做错事情就应该承担责任。但这也是一厢情愿的结果,因为在海外拿友商对比同样不罕见,特别是三星有多次嘲讽苹果手机纪录。
以三星为例,其在广告中公开嘲讽苹果已经司空见惯,至少被媒体报道不下十几次。
2011年,三星广告嘲讽果粉排队买iPhone4 S是盲目追捧,使用三星Galaxy手机用户也排队买iPhone,原因是父母帮孩子“站队”,嘲讽三星用户是苹果用户“父母”,还说过“ Siri不过是小升级”。2012年,三星同一支广告升级,改成年轻人替父母排队买iPhone5手机,炫耀年轻人换三星手机。2013年,三星在美国超级碗(相当于中国春晚)广告上嘲讽苹果专利诉讼太多,有流氓专利嫌疑。2014年,三星发布广告嘲讽iPhone用户到处找插座,三星Galaxy S5手机用户省电淡定玩手机。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三星嘲讽iPhone没有手写笔、嘲讽iPhone没有折叠屏、嘲讽iPhone影像不行、嘲讽iPhone防水能力不行。甚至三星还发过一支“果粉换三星”宣传广告,让所谓果粉由内而外嘲讽苹果刘海屏、内存不能扩展、防水能力差、没有手写笔、转接头泛滥等,由内而外对iPhone手机进行侮辱,夸赞三星手机更好。
韩国三星可以嘲讽美国苹果,美国谷歌也可以嘲讽美国苹果,唯独中国小米不行?可以说三星是嘲讽苹果小能手,如今却对小米吐槽其影像能力不行甚为恼怒,甚至不惜联手苹果一起发去律师函。只能说明国产手机在海外受到歧视,用外国人习惯的游戏规则做事情也会遭到打压,这体现了国产手机在海外发展的困境,没想到在国内也会遭到背刺,有些人因为恨小米甚至支持三星和苹果,不知道雷军看到怎么想呢?
小伙伴们,你怎么看待三星和苹果在海外联手,向小米发去律师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