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富二代”玩砸了?火箭上天8分钟,245亿灰飞烟灭!这瓜,咱得连着根吃
大家好啊 我是深蓝海岸,简称老蓝。前几天看到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 欧洲航天局的阿里安6号火箭首飞就出了大事!245亿人民币 说没就没了 这可比咱们看的那些烧钱大片还刺激。
说起这个阿里安6号 那可是欧洲人的心头肉啊。从2014年开始研发 整整花了10年时间 投入了110亿欧元💶的研发费用。按现在的汇率算 那就是845亿人民币!欧洲28个国家凑钱 就为了造出这么一个"超级火箭" 结果呢?首飞8分钟就出问题了。
当年的豪言壮语 现在看来真是打脸
想当年 欧洲航天局可是信心满满啊。他们说要"重新夺回商业发射市场的主导权" 要和SpaceX正面硬刚。欧洲航天局局长当时还放话说:"我们的火箭比猎鹰9号更可靠 成本也更低。"现在看来 这话说得有点早了吧?
更让人无语的是 这次失败的原因竟然是二级发动机点火失败。说白了 就是关键时刻掉链子了。火箭升空8分钟后 本来应该再次点火把卫星送到预定轨道 结果发动机说不点就不点了。这就好比你开车开到半路 发动机突然熄火了 车里还坐着贵客。
对比一下中国航天 差距真的不是一点🕐️点
说到这里 老蓝不得不提一下咱们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从1970年第一颗卫星上天到现在 我们已经发射了400多次 成功率达到了96%以上。最关键的是 我们的成本控制得特别好 一次发射的费用大概是欧洲的三分之一。
更牛的是 咱们的快舟系列固体火箭已经实现了"一箭多星"的常态化发射 单次可以送12颗卫星上天。而且从接到任务到发射 最快只需要6小时!这效率 欧洲人想都不敢想。
这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老蓝觉得 这次欧洲火箭的失败 其实反映了一个很深层的问题。钱多不等于技术强 花了845亿研发 结果关键时刻掉链子 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在技术积累和工程管理上还有很大差距。
反观咱们中国航天 虽然起步晚 但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从神舟飞船到嫦娥探月 从天宫空间站到火星探测器 每一步都走得很稳。这就是中国人的性格 不喜欢吹牛 但喜欢干实事。
245亿灰飞烟灭 对欧洲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对我们来说 这反而是个机会。在商业发射市场上 咱们可以进一步扩大份额 让全世界看看什么叫"中国制造"的可靠性。
说真的 看到这样的新闻 老蓝心情挺复杂的。一方面为欧洲同行感到惋惜 毕竟大家都是为了人类的航天事业努力。但另一方面 也为咱们中国航天感到自豪。今天你看不起的中国航天 明天可能就让你高攀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