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壤“时间胶囊”揭开撞击真相

月壤“时间胶囊”揭开撞击真相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院士团队,通过分析嫦娥六号带回的3.5克月壤样品,首次精确测定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阿波罗盆地(直径约540公里)形成于41.6亿年前。这一发现不仅将月球遭受太阳系内“撞击风暴”(晚期重轰炸期)的起始时间向前推至少1亿年,更以扎实的数据推翻了“撞击强度骤增”的传统假说,帮助人类更好了解早期太阳系的动荡。该成果8月20日发表于《自然—天文学》。

月球表面遍布的巨型撞击盆地,多数是约38亿年前太阳系内小天体撞击的遗迹。科学家们对这场太阳系内“撞击风暴”的争论在于:撞击通量(单位时间内撞击事件的数量)是逐渐减弱,还是在距今约38亿至40亿年间出现了强度骤增。“争议在于关键盆地缺乏精确年龄数据。”论文第一作者、团队成员陈景有说。

此前,美国从月球正面取回的阿波罗样品研究发现,月球上多数盆地的年龄集中在距今约38亿至40亿年间,由于存在采样误差,学界对“撞击风暴”的起点和强度存在争论。嫦娥六号采样点所在的阿波罗盆地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它的形成年龄可能标志着晚期重轰炸期的启动时间,成为解密“撞击风暴”的关键。

科学家如何“以小见大”,探索谜题?科研团队从仅3.5克的月壤中筛选出3颗150—350微米的微小岩屑——它们是盆地形成时高温熔融形成的特殊岩石,如同被封印的“时间胶囊”。研究人员准确测定了岩屑的年龄,同时综合遥感图像和地球化学数据等多方面信息,最终确认岩屑记录的41.6亿年为阿波罗盆地的形成年龄,解开了“岩石时钟”谜题。

这一结果刷新了晚期重轰炸期的起点坐标:月球上的“撞击风暴”在至少41.6亿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撞击风暴”持续期间,撞击通量逐渐下降而非突然激增。陈景有解释,这一结果否定了“距今约38亿至40亿年间撞击通量暴增”的假说,表明月球的“挨撞史”其实是漫长而缓慢的,强度随时间自然衰减。

为何这一发现意义重大?陈景有说:“阿波罗盆地的精确年龄为太阳系撞击历史提供了关键锚点。”41.6亿年的阿波罗盆地与已知的盆地年龄共同构成时间标尺,帮助科学家重建更完整的太阳系动力演化史。此外,这一成果还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早期的故事——作为更靠近太阳的行星,地球遭受的轰击可能更为剧烈,这或许影响了地球生命的起源与演化进程。

“每一次精确测年都是在为宇宙演化拼图补上一块关键碎片。”陈景有说。中国探月工程不仅带回了月壤,更带回了认识地月系统乃至整个太阳系演化的“钥匙”。来自41.6亿年前的“时间胶囊”,正在为我们讲述一个宇宙中的宏大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姜晓丹

特别声明:[月壤“时间胶囊”揭开撞击真相]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陈怡:江苏电视台当之无愧的一姐,30岁隐退留学,现在过得怎样(江苏卫视陈怡)

在一次节目中,她穿着蓬蓬的长裙👗参加游戏,但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小心跌倒了,结果裙子👗翻了起来,而这个画面被摄像机📹️捕捉到了。在这个全新的挑战下,陈怡显示出了极其强烈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 陈怡期盼着自己能够成为…

陈怡:江苏电视台当之无愧的一姐,30岁隐退留学,现在过得怎样(江苏卫视陈怡)

当66岁迟蓬和66岁徐少华站一起,我才明白,什么叫“相由心生”

张爱玲那句“出名要趁早”简直是为『娱乐圈』️量身定制的——这行当说白了就是吃青春饭,年华鼎盛时万众瞩目,等岁月爬上眉梢,光环便一寸寸暗下去。 细看这对同龄人更是耐人寻味:徐少华西装绷着发福的身形,眉宇间透着力不从心…

当66岁迟蓬和66岁徐少华站一起,我才明白,什么叫“相由心生”

探寻云南之美:全景跟团游的深度体验(欣赏云南)

云南全景跟团游究竟如何将多样化的景观融于一体?它为游客带来了哪些独特的体验?本文为您深度解读这种日益流行的旅行方式,并揭示其背后的运营模式与发展趋势。

探寻云南之美:全景跟团游的深度体验(欣赏云南)

PAE硅胶揉面垫:厨房革命的温柔力量(pae硅胶揉面垫是大品牌吗)

在现代家庭烹饪日益精细化的趋势下,PAE食品级硅胶揉面垫凭借其抗菌性能和人性化设计脱颖而出。本文将深入探讨这种揉面垫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为何它悄然走进千家万户。

PAE硅胶揉面垫:厨房革命的温柔力量(pae硅胶揉面垫是大品牌吗)

58页|2025年智能体发展与治理研究报告(智能制造2025概念)

社会伦理方面,智能体拟人化应用可能造成情感认知偏差,技术决策偏离伦理价值,精准互动可能导致用户自主判断能力弱化。 面对智能体带来的机遇与风险,需构建适应技术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强化数据安全、公平竞争与伦理规范…

58页|2025年智能体发展与治理研究报告(智能制造2025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