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记者 苑伟斌)8月28日,市海洋发展局联合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海工智能创新中心等龙头企业正式发布“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本次活动以应用场景为纽带,以海洋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供需对接为主线,汇聚200多家企业、高校院所等单位代表,共同见证“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发布,共话AI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深圳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市拥有超过11万家涉海经营主体,涌现出一批具备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如何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AI应用场景开发与供需对接成为关键。为此,市海洋发展局积极谋划布局,梳理出首批“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依托政策资金杠杆作用、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中小科技企业技术优势,牵线搭桥,推动AI企业、海洋企业双向奔赴、融合发展,共同营造场景生态,持续促进“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落地。
此次共发布了海洋业务、海洋产业、海洋公共服务三大类60项应用场景清单,涵盖了海洋执法、海洋经济统计、深海资源开发、港口航运、海洋能源、海洋高端装备、智能船舶、水下机器人️、海洋生物、海洋生态预警、海洋防灾减灾、远洋渔业等细分领域。
在海洋预报大模型方面,既有南方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基础技术供给,也有腾讯等科技龙头企业的核心技术支持,形成海上灾害情景推演和风险预警能力;在水下机器人️终端方面,鳍源、潜行等前沿科创企业以创新成果丰富供给内容,提供船体清洗、海管损伤检测等多种服务。
此外,市规划和自然资源数据管理中心发布的“海洋数字孪生底座及公共服务”场景,包括“底座+湾区”“底座+辅助决策”“底座+低空经济”“底座+海洋监测预报”等应用场景需求,拟推动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合作,从数据、平台、应用场景等方面开展共建共创,构建覆盖更广、服务更优的海洋公共应用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