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平衡阀的发展是随着建筑供暖和空调系统的需求而兴起的,经历了从简单机械调节到精准自动控制,从国外引入到国内自主研发的过程,以下是具体介绍:
早期阶段(20 世纪初 - 20 世纪中叶):20 世纪初,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供暖和空调系统逐渐普及,但系统流量分配不均匀问题突出,为解决此问题,平衡阀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的平衡阀主要由机械式阀瓣和弹簧组成,通过手动调节来控制流量。其结构简单,调节精度较低,且需要人工操作,但仍广泛应用于供暖和空调系统中。
发展阶段(20 世纪中叶 - 20 世纪末):随着技术的进步,20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末,平衡阀开始采用电动驱动方式,并采用了更加精确的流量控制方法。这种平衡阀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来自动调节流量,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此外,这个时期的平衡阀还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提高了性能和可靠性。
成熟阶段(21 世纪初至今):国外方面,瑞典 TA 公司于 1961 年提出平衡的理念,1962 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平衡阀。此后,相关企业不断对产品进行优化,如霍尼韦尔等企业推出了多种系列的平衡阀产品,其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国内方面,早期主要依赖进口,后来中国建筑研究院暖通专家郎四维教授引进平衡阀概念,并推出国内第一台平衡阀及智能仪表,推动了平衡阀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如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在 2015 年远赴丹麦学习相关技术,回国后攻克了研发、生产与检测等多方面难题,实现了静态平衡阀的国产化替代,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