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思码逸:DevData 2025 研发效能基准报告
报告共计:60页
《DevData 2025研发效能基准报告》核心总结
《DevData 2025研发效能基准报告》由北京思码逸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关村智联软件服务业质量创新联盟E³CI软件研发效能度量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基于200+企业、数万名开发者的客观研发数据与主观问卷,从交付速率、交付质量、交付能力及AI应用等维度,呈现行业研发效能现状与趋势。
报告打破“越大越慢”认知,百人内小团队效率最优,500人以上大团队生产率中位数反超100-499人中型团队,但组织扩张伴随代码贡献均衡度下降,从百人内39%降至五百人以上31%,需警惕知识孤岛与成员冗余。
交付能力方面,超46%企业达“高等级”,行业整体进步显著。不同规模、行业企业差异明显:100人以内企业代码生产率中位值5079、需求交付周期10天,效率优于大规模企业;互联网行业代码生产率4210、交付周期10天,快于银行/保险/金融服务行业(3726、30天)与信息和通信行业(3127、20天)。敏捷开发模式表现突出,人均生产率中位值4877,同比提升52%,短迭代周期(1-7天)的月吞吐量36个、交付周期9天,效率远高于长周期模式。
AI应用上,80%受访企业引入LLM辅助研发,应用企业代码生产率中位数提升17%,单元测试覆盖度(15%)、代码不重复度(80%)高于未应用企业。但行业认知趋务实,40%企业反馈AI对质量提升效果不明显,超65%企业效率提升≤20%或不明显,模型能力有限、成本高、运营培训不足是落地阻碍。
此外,企业推进效能度量面临数据质量(71%)、指标选择(59%)等挑战。报告建议企业以数据为镜对标自身,参考最佳实践,如建立研发效能量度体系、落地持续交付等,结合规模、行业特性优化流程,借助AI与敏捷模式提升效能,推动软件研发行业健康发展。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