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高质量的防火电缆需穿透 “防火” 概念的表象,从材质本质、性能数据、认证合规性等维度验证,确保其在火灾中真正具备 “不蔓延、能供电” 的核心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一、核心材质
1.导体材质
要求采用高纯度电解铜(含铜量≥99.95%),可通过 “弯折测试” 初步判断:优质铜导体弯折 180° 不易断裂,且弯折处无明显裂纹;劣质再生铜易脆断,表面可能有氧化斑点。
大截面电缆(如 50mm² 以上)需检查是否为 “多股绞合”,单股实心导体弯曲性能差,不适用于复杂路径。
2.绝缘层材质
矿物绝缘电缆:绝缘层应为氧化镁(MgO)或合成云母带,用刀片刮取少量绝缘层,灼烧后应完全不燃(无明火、无滴落),且残留灰烬为坚硬无机颗粒。
有机耐火电缆(如 NH-YJV):绝缘层需含云母带耐火层(肉眼可见银白色分层),且基料为交联聚乙烯(XLPE),而非普通聚氯乙烯(PVC);可通过燃烧气味判断:XLPE 燃烧无刺激性气味,PVC 燃烧有刺鼻味。
3.护套材质
金属护套:优质铜护套厚度均匀,表面无针孔、划痕,焊接处观察应无虚焊、漏焊;铝护套需经过阳极氧化处理(表面呈均匀灰白色),耐盐雾性能≥1000 小时(劣质铝护套易生锈)。
有机护套(低烟无卤型):用打火机持续燃烧 10 秒,离开火源后应 3 秒内自熄,且燃烧时烟量极少,冷却后捏碎灰烬应为脆性粉末(含碳酸钙等阻燃剂),而非粘性结块(劣质品可能掺回收塑料)。
二、关键性能指标核查
1.耐火极限
要求提供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耐火测试报告,重点核查:
(1)火焰温度与持续时间:合格矿物绝缘电缆应通过 950℃火焰燃烧 1 小时测试(N2 级),有机耐火电缆至少通过 750℃/0.5 小时测试(N1 级),报告中需明确 “燃烧期间持续通电且绝缘未击穿”。
(2)冷却后性能:测试结束冷却至常温,绝缘电阻应≥初始值的 80%,劣质电缆可能在高温后绝缘完全失效。
2.绝缘与阻燃性能
(1)绝缘电阻:常温下(25℃),矿物绝缘电缆≥1000MΩ,有机耐火电缆≥100MΩ,且在 90℃热水中浸泡 24 小时后,绝缘电阻下降不应超过 30%(验证防潮性)。
(2)阻燃等级:有机耐火电缆需达到 GB/T 18380.3-2001 中的 A 级(成束燃烧试验,火焰蔓延长度≤0.5 米),而非仅 B 级或 C 级;可要求厂家提供成束燃烧视频,观察火焰是否被有效遏制。
3.机械性能
(1)弯曲性能:柔性防火电缆需通过 “反复弯曲测试”:在规定弯曲半径(如 12 倍直径)下往复弯曲 100 次,护套无开裂,绝缘电阻下降≤10%;劣质电缆可能弯曲 20 次即出现护套破损。
(2)拉伸强度:有机护套的拉伸强度≥12MPa,断裂伸长率≥150%(用拉力试验机测试),避免护套在敷设时因轻微拖拽而撕裂。
三、认证与标准
国内销售的防火电缆必须通过 CCC 认证,证书上的 “产品名称” 需明确包含 “耐火” 或 “矿物绝缘” 字样,而非仅 “阻燃”(阻燃≠防火)。
执行标准需为现行有效版本:
矿物绝缘电缆:GB/T 13033.1-2007(额定电压 750V 及以下)、GB/T 19216.11-2003(耐火试验)。
有机耐火电缆:GB/T 12706.1-2020(额定电压 1kV 及以上)、GB/T 19666-2019(阻燃和耐火电缆通则)。
警惕 “企业标准” 替代国家标准的产品,企业标准需在当地市场监管局备案,且关键指标不得低于国标。
电缆宝总结:高质量防火电缆的选择逻辑是:材质保真、性能达标、合规可追溯。需警惕 “仅含阻燃剂即称防火” 的误导,真正的防火电缆必须通过 “高温下持续供电” 的硬核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