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WY1】在工程监测与地质灾害防范领域,精准获取各类工程结构和地质灾害体的位移与变形数据是保障安全、制定决策的关键依据。GNSS监测站作为集成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先进设备,承担着这一重要使命。
GNSS监测站的应用对象明确且广泛,涵盖桥梁、大坝、高层建筑等工程结构,以及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体。其核心功能是进行高精度、实时、动态的位移和变形监测,通过精密测量获取三维坐标数据,为相关领域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该监测站部署流程简洁高效,分3步完成:第一步,固定支架,确保监测站整体结构稳定,为后续工作提供可靠支撑;第二步,对准天线,使天线能够准确接收卫星信号,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第三步,接通电源,为监测站各部件正常运行提供动力。
GNSS监测站具备全场景适应能力,可在野外、城市峡谷、隧道口等复杂环境下正常工作。其不受环境限制的特性,使得监测工作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区域,满足不同场景的监测需求。
在供电方面,采用太阳能 + 锂电池双供电模式。太阳能板在白天吸收光能并转化为电能,为监测站供电的同时为锂电池充电;锂电池则在夜间或光照不足时提供电力支持,确保监测站持续稳定运行。
GNSS监测站通常由GNSS接收机、天线、电源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以及避雷装置等部分构成。GNSS接收机可同时接收多颗卫星信号,运用精密单点定位或差分定位算法,实现毫米级甚至更高精度的三维坐标测量。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按预设时间间隔自动采集监测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将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供工作人员分析处理。此外,监测站还具备数据存储、自检自校、故障报警等功能,保障监测工作的连续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