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为社会进步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伦理与法律问题。近期,多起利用AI技术侵犯个人权益的事件浮出水面,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台球界蒙阴影:AI 伪造淫秽视频风波
8月30日,年轻的女子中式台球运动员王思诺通过视频平台公开表示,有人恶意利用AI技术伪造其淫秽视频并在网络上进行传播。面对这一恶劣行径,王思诺已委托律师团队,对相关证据进行保全,并启动法律程序,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据悉,警方已正式立案,展开取证调查工作,力求尽快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
与此同时,另一位台球界的公众人物——知名台球女裁判王钟瑶也公开声援王思诺。王钟瑶透露,自己几年前也曾遭遇过类似的网络侵权事件,境外网站曾非法传播她的淫秽视频。尽管当时她选择了报警,但并未公开此事。如今,得知王思诺也成为AI技术滥用的受害者,王钟瑶深感沉默即是纵容,她勇敢地站出来,呼吁所有遭受此类侵害的受害者不再沉默,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公开资料显示,王思诺出生于2007年,是辽宁省葫芦岛市人,师从代勇,是一位冉冉升起的中国女子中式台球新星,同时兼具模特身份。而王钟瑶则是一位资历更深的业内人士,她出生于1993年7月30日,是吉林省长春市人,拥有中式八球一级裁判、国家一级裁判资质,曾担任乔氏杯中式八球赛事专职裁判,以其专业素养和靓丽形象被誉为中式八球“最美女裁判”。
AI 仿冒代言:体育『明星』️屡成“李鬼”
事实上,王思诺和王钟瑶的遭遇并非孤例。此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就曾报道过多起运动员被AI仿冒进行商业活动的事件。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一个名为“我是小助理吖”的博主账号,就发布了大量利用AI技术模仿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的声音,为土鸡蛋等农产品带货的视频。其中,单个视频的点赞量甚至高达1.1万,评论区中充斥着大量误以为是『全红婵』本人的粉丝,纷纷下单购买视频链接中的商品,最终该商品售出了高达4.7万件。然而,早在今年4月,『全红婵』的家人就已向媒体明确表示,『全红婵』从未给任何农产品进行代言或授权。
更令人震惊的是,还有其他账号盗用『全红婵』接受采访的视频片段及其家人直播的画面,通过AI技术合成『全红婵』的声音,为包括骆驼奶粉、洗衣液等在内的多种商品进行虚假宣传。除了『全红婵』,奥运乒乓球冠军孙颖莎和王楚钦也遭遇了同样的AI仿冒侵权。在名为“小兔真可爱”的账号中,两位奥运冠军的AI克隆声音同样被用于为土鸡蛋等商品带货。
法律亮剑:AI 滥用构成侵权,或涉嫌犯罪
面对AI克隆技术被滥用的乱象,法律界人士纷纷发声,强调其潜在的法律风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指出,如果AI合成的声音能够让公众通过音色、风格等特征联想到特定的自然人,便具备了法律可识别性,从而构成侵权。他强调,任何自然人的声音都应受到法律保护,录音制品的授权并不等同于对声音AI克隆的授权,未经许可使用或授权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声音,都属于侵权行为。
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蓝天彬律师则进一步指出,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利用AI技术制作、传播淫秽图片或视频,从民事层面来看,已经涉嫌侵犯当事人的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此外,行为主体还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面临公安机关的治安处罚。如果行为人以牟利为目的,且达到一定的涉案数量或金额,那么还将涉嫌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河北厚诺律师事务所律师雷家茂也认同上述观点。他分析认为,以往单纯的“造黄谣”行为,通常仅构成民事侵权,即侵犯名誉权,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诽谤罪;而利用AI换脸技术传播他人的淫秽图片、视频及真实照片,则可能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和诽谤罪,行为人可能会被数罪并罚。雷家茂律师同时指出,此类案件的维权难点在于取证和锁定违法犯罪主体。
重拳出击:国家网信办专项整治 AI 滥用
面对日益严峻的AI技术滥用问题,监管部门也开始采取行动。2025年4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旨在规范AI服务和应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中央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专项行动将分两个阶段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各类AI滥用乱象。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个人权益保护,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只有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才能有效遏制AI技术滥用,守护清朗的网络空间,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类的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