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凿毛止浆带的检测技术需围绕其核心功能(止浆密封性、结构稳定性) 和长期性能(耐老化、耐腐蚀性) 展开,覆盖 “出厂质量筛查”“施工过程把控”“服役状态评估” 三个阶段,具体可分为基础性能检测、现场安装检测、长期耐久检测三大类,各类技术的检测目的、方法及判定标准如下:
一、基础性能检测(出厂 / 进场必检,核心验证材料与结构合格性)
此类检测针对止浆带的 “先天质量”,需在进场前完成,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环节:
- 外观与尺寸偏差检测
- 检测目的:排查表面缺陷(如裂纹、孔洞、缺齿),确保尺寸符合施工适配要求(如齿高、宽度、厚度);
- 检测方法:采用 “目视观察 + 精度量具测量”,目视检查表面是否有气泡、杂质、齿部断裂,用量具(游标卡尺、卷尺)测量关键尺寸(如齿高偏差需≤±0.5mm,宽度偏差≤±2mm);
- 判定标准:表面无明显破损、缺齿,尺寸偏差符合行业标准(如《混凝土接缝用止浆带》相关要求),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 材质成分与物理性能检测
- 检测目的:验证基础材质(如 EPDM 橡胶、PE 塑料)是否达标,避免 “以次充好”(如用普通橡胶冒充 EPDM);
- 检测方法:
- 材质鉴别:通过 “红外光谱分析” 识别分子结构(如确认 EPDM 橡胶的特征官能团),或 “密度法”(如 PE 密度约 0.91g/cm³,可通过浮力法初步判定);
- 物理性能:拉伸强度(用拉力试验机测试,如 EPDM 橡胶拉伸强度需≥8MPa)、扯断伸长率(需≥400%)、硬度(邵氏 A 硬度,橡胶类通常 60-80 度);
- 判定标准:材质与合同约定一致,物理性能达标,否则禁止进场。
- 密封性(止浆核心功能)检测
- 检测目的:模拟混凝土浇筑压力,验证止浆带是否渗漏;
- 检测方法:“压力密封试验”—— 将止浆带固定在模拟模板与混凝土的间隙中,通入 0.2-0.3MPa 压缩空气(或水),保压 30 分钟,观察是否有泄漏;
- 判定标准:保压期间无气泡(气检)、无渗水(水检),视为密封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