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渗透水处理过程中,高浊度与高COD(化学需氧量)的进水是对系统稳定运行的严峻考验。高浊度意味着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胶体物质,它们极易在膜表面沉积,形成致密的滤饼层,造成不可逆的堵塞。而高COD则代表水中有机物含量丰富,这些有机物不仅本身会污染膜元件,还会成为微生物滋生的温床,形成粘稠的生物粘膜,与无机垢体混合后,会形成极其复杂和顽固的复合污染。这两种情况单独出现已足够棘手,当它们同时存在时,会对膜系统造成协同性的加速污堵,产水量急剧下降,清洗频率异常频繁,大大缩短膜的使用寿命。
协同作用:阻垢与分散的双重功效面对这种复合型污染,传统的单一功能药剂往往力不从心。因此,需要一种具备协同处理能力的专用化学药剂。这种药剂的核心功能必须双管齐下:一是高效的阻垢功能,能够抑制水中无机盐结垢倾向,防止碳酸钙、硫酸钙等微溶盐在膜表面析出;二是卓越的分散功能,其配方中的高效聚合物能吸附在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表面,通过静电斥力作用使其在水中保持分散状态,无法聚集沉积到膜面上。这种“抑制”与“分散”的协同,构成了应对复杂水质的第一道坚固防线。
破解有机污染难题,抑制微生物滋生高COD带来的有机污染和生物污染是另一个维度的挑战。专用药剂中的活性成分能够针对性地作用于这些有机物质。它们可以改变有机物的表面特性,使其不易粘附在膜表面;同时,一些成分能渗透并破坏早期形成的生物粘膜结构,使其变得松散,易于被水流冲走。虽然它不是杀菌剂,但通过有效控制有机污染和生物粘膜的附着,它极大地破坏了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从而间接地抑制了微生物的聚集和繁殖,减轻了生物污染带来的危害。
保障回收率与延长膜寿命的经济价值对于采用复杂水源(如废水回用、地表水)的项目而言,系统的回收率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运行成本。专用药剂通过有效控制各类污染,允许系统在更高的回收率下稳定运行,这意味着能产出更多的纯水,减少原水的消耗和浓水的排放。更重要的是,膜元件是系统的核心资产。避免了频繁的化学清洗和严重的污染,膜元件的脱盐率和产水量能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极大地延长了其更换周期。这笔经济账非常清晰:少量的药剂投入,换来的是水资源效率的提升和核心部件寿命的延长,综合运行成本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