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的开始,总是让人充满期待。尤其是对于全市的中小学生来说,这个学期的校园餐供应可谓是一次大升级!从智能化的食堂到新鲜的营养餐,北京市在校园餐饮方面下足了功夫,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吃得安全、营养和可口。
在这个开学季,全市240多个智慧食堂投入使用,千余所学校的食堂进行了硬件升级,所有中小学生实现了免自带餐具。这一系列的改进,不仅提升了餐食的质量,还让家长们的心安了一些。想象一下,以后孩子们在学校里用餐,不再需要自带餐具,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岂不是一件大好事?
“同学们,你们今天中午吃的校园餐是机器人️做的,好不好吃?”在北京小学红山分校,校长蔡京华向同学们介绍新学期的第一顿营养餐时,学生们充满了好奇。学校采用了“中央厨房+微厨房”的供餐模式,极大地缩短了送餐的时间,从原来的两小时缩短至50分钟!这对于师生人数超过1200的学校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保证了食物的新鲜和安全,学生们能在校园里享受到100种不同的美味菜品,餐餐不重样。
学校的“微厨房”不仅仅是一个烹饪的地方,更是智慧食堂的一部分。配备了智能蒸饭柜、智能油烟净化器、AI行为分析系统等高科技设备,这些设施实现了全方位的监控和数据化管理,确保了每一餐的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查看中央厨房的操作情况,进一步保障了学生们的饮食安全。
北京市教委的负责人表示,这一系列举措旨在解决校外供餐的问题,确保学生的饮食健康。通过“中央厨房+微厨房”的新模式,学校不仅能提供营养丰富的餐食,还能在食材采购和加工环节中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高标准的餐饮服务。
此外,近1300所学校的食堂也进行了全面的改造,80%的项目已完成。如今,所有中小学都实现了免自带餐具,这无疑为学生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为了让食堂从业人员更好地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北京市还组织了大规模的培训,确保每一个参与到校园餐供应中的人都能了解相关法规和标准。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不仅让学生们在校园里吃得更安全、更营养,也让家长们的心中多了一份安心。校园餐供应的升级,正是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负责。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多的学校能加入到这一行列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好的校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