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刚刚官宣:今年四季度,也就是你囤苹果、抢羽绒服的同一个档期,它要去交易所递表。消息一出,整个科技圈像被电了一下——毕竟,上一次看到四条腿还能赚钱的东西,还是李佳琦的狗狗 Never。
先给没补课的同学划重点:宇树科技是谁?一句话,它是把波士顿动力的“网红”气质和义乌小商品的速度融为一体的硬核公司。别人 PPT 里放的“未来机器人️”,他们早就量产并且包邮。打开他们家 2024 年的账单,你会发现三只“下金蛋的鹅”:
1. 四足机器人️——占总营收 65%,江湖人称“电子狗”。别看它个头不大,80% 的同胞被大学老师、B 站 UP 主和极客宅男买回去拆着玩,剩下 20% 去火场、管道、变电站干脏活累活,堪称“打工狗”天花板。
2. 人形机器人️——占比 30%,目前只做科研和教育。说人话:它们还不会帮你洗碗,但可以帮导师刷论文。想象一下,当你还在给导师搬矿泉水,一台 1.6 米的铁骨人已经替你完成了实验数据采集,气不气?
3. 零部件——占比 5%,俗称“乐高 Plus”,专门卖给想做自家机器人️的创业者。别人卖螺丝,宇树卖“关节”,利润率堪比奶茶里的芝士盖。
现在,这家公司要上市了,大家最关心的当然是:估值多少?会破发吗?散户能抢到吗?别急着按 F12,我们先用小学数学估算一下——
2024 年,四足机器人️销量按 10 万台算,均价 1.6 万,光狗子就卖 16 亿;人形机器人️ 5000 台,均价 20 万,又是 10 亿;再加零部件和其他,总营收轻轻松松破 30 亿。科创板平均市销率 8 倍,宇树如果按 10 倍 PS 去讲故事,那就是 300 亿市值。再考虑到“国产波士顿动力”的稀缺性,二级市场给个情绪溢价,开盘 400 亿不是梦。别忘了,A 股现在最缺的就是能落地的高科技,而不是只会改名字的“元宇宙”。
当然,风险也摆在眼前。首先,科研客户的钱包👛深度取决于国家经费,万一哪天评审专家改口味,销量就可能“腰斩”。其次,工业场景虽然听起来性感,但客户决策慢、回款周期长,弄不好就把现金流拖成心电图。最后,还有大疆、小米、华为这些“卷王”在一旁虎视眈眈,随时可能下场“价格屠城”。
不过,宇树显然已经打好算盘:上市募资除了扩产能,还要建“机器人️乐园”——一个集测试、展示、直播带货于一体的线下综合体。想象一下,周末带娃去乐园,20 块投喂一次机器狗,狗子翻完跟头还能扫码下单,上市公司直接完成从生产到零售的闭环,这算盘珠子都快蹦到我脸上了。
对打新一族来说,宇树科技可能是今年最香的一口肉。它既有硬核科技,又有抖音流量;既能讲国产替代,又能蹭 AI 风口。唯一的建议是:中签之后别急着跑,毕竟连电子狗都学会握手了,离帮你遛狗只差一次 OTA 升级。万一哪天宇树真的推出“狗形保姆”,那股价就不是翻跟头,而是直接翻十倍了。
四季度准备好看一台“钢铁萌宠”敲响锣鼓吧。到时别忘了给家里的真狗也戴上红围巾🧣,仪式感拉满——毕竟,它的电子同行马上就要成为上市公司高管,而它还在啃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