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上海徽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提供
安全帽作为个人防护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阻燃性能直接关系到使用者在高温、明火等危险环境下的生命安全。安全帽耐燃性能测试仪(又称阻燃测试仪、阻燃性能试验机)正是用于评估安全帽材料在火焰作用下的抗燃烧能力的关键设备。
安全帽耐燃性能测试仪
一、安全帽耐燃性能测试仪测试原理与核心组件
安全帽耐燃性能测试仪基于GB 2811-2019《头部防护 安全帽》和ISO 20471等国际国内标准设计,主要通过模拟明火环境对安全帽材料进行燃烧性能评估。仪器核心由三大系统构成:燃烧系统采用丙烷喷灯,可产生高度标准化的测试火焰(火焰高度100mm±10mm,温度可达800℃以上);定位系统配备三维可调支架,确保火焰与试样的接触角度精确控制在45°±1°;计时系统则采用高精度电子秒表,测量燃烧持续时间及续燃时间,分辨率达0.1秒。测试时,火焰以规定距离(通常为50mm)作用于安全帽帽壳特定位置,通过观察材料是否发生熔滴、持续燃烧等现象来判断其阻燃性能。
二、安全帽耐燃性能测试仪关键技术参数与测试标准
1. 火焰特性要求
测试仪必须满足严格的火焰参数:丙烷纯度≥95%,燃气压力0.1MPa±0.01MPa,火焰蓝色锥体高度稳定在40mm±4mm。这些参数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和可比性。国际标准如EN 16473还要求火焰温度在距喷口50mm处达到650℃±20℃。
2. 测试时长与判定标准
根据GB/T 2812-2006规定,测试分为两种模式:标准测试(火焰作用10秒)和严苛测试(火焰作用30秒)。合格的安全帽需满足三项核心指标:移开火焰后续燃时间不超过5秒;帽壳不得出现穿透性燃烧孔洞;燃烧过程不产生熔滴现象。欧盟标准EN 14052更附加了燃烧后材料强度保留率≥70%的要求。
3. 环境控制要求
测试需在环境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实验室中进行,空气流速需小于0.2m/s以避免气流干扰。部分高端机型配备环境舱,可自动调节温湿度并监测大气压力变化。
三、安全帽耐燃性能测试仪操作流程详解
1. 预处理阶段
试样需在标准环境下放置24小时以上以消除环境应力。测试前需校准火焰高度,使用专用量规确保火焰蓝色锥体高度精确。某些特殊材料(如阻燃涂层复合材料)还需进行人工汗液浸泡预处理。
2. 测试执行步骤
(1)将安全帽固定在测试架上,调节喷灯位置使火焰尖端距帽壳表面50mm±1mm;
(2)启动自动点火系统,开始10秒燃烧测试;
(3)观察并记录续燃时间、熔滴情况等数据;
(4)使用红外热像仪记录表面温度分布(高端机型集成此功能);
(5)冷却后检查帽壳完整性,测量烧损面积。
3. 数据采集与分析
现代测试仪多配备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可自动生成燃烧曲线图、最大热释放率(HRR)等参数。部分设备支持AI图像分析,通过高速摄像机📹️捕捉燃烧过程,自动识别熔滴颗粒并计算其质量损失率。
安全帽耐燃性能测试仪
随着新材料技术发展,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陶瓷纤维等新型安全帽材料对测试仪提出了更高要求。预计未来三年内,能够模拟多维度火焰冲击、集成材料热分解气体分析的下一代测试设备将逐步商用,为劳动者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作为防护装备质量把关的重要工具,安全帽耐燃性能测试仪的技术进步将持续推动行业安全标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