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短剧以颠覆者姿态强势崛起 低成本高产模式重塑短剧行业格局
当下,AI短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传统短剧市场,凭借其高效、低门槛的制作特性,在短视频平台掀起一股创作热潮。据市场观察,一部名为《九尾狐男妖爱上我》的AI短剧近期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讨论,其播放量已突破1.8亿次。该剧从场景搭建到角色塑造,均由AI技术生成,尽管画面存在一定瑕疵,但其猎奇剧情和快速迭代的制作模式仍吸引了大量观众。
AI短剧市场升温 低成本制作引发行业变革
今年以来,随着AI技术的普及,短剧制作的门槛被进一步降低。据业内人士透露,传统短剧通常以“天”为单位计算制作周期,而AI短剧已能压缩至“小时”级别,甚至单人即可完成全流程制作。AI短剧制作人辣糖表示,年初『DeepSeek』等AI工具的爆火,使得更多创作者能够快速进入这一领域。目前,AI短剧的制作成本极低,有消息称“50元即可制作3集”,而单集制作时间仅需2小时左右。
然而,这一说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偏差。辣糖指出,50元可能仅覆盖基础AI工具费用,而实际成本还包括设备、人力及后期优化等投入。另一位制作人小朱也表示,其团队制作的5分钟AI短剧成本约100元,若涉及复杂剧情或高精度画面,费用还会进一步增加。
市场热度高涨 但商业化仍存挑战
尽管AI短剧在流量表现上颇为亮眼,但其商业化路径尚未成熟。目前,AI短剧的主要变现方式包括广告植入、流量分成、付费观看及培训课程等。例如,辣糖的萌宠AI短剧曾与泰国船面酱品牌合作,同时她也通过开设AI短剧制作课程获得额外收入。然而,与传统真人短剧相比,AI短剧的商业价值仍存在较大差距。短剧行业分析机构“新腕儿”主编张女士指出,AI短剧目前仅占市场极小份额,其技术限制和产能瓶颈使其难以实现规模化盈利。
大厂入局 行业未来或迎爆发期
尽管商业化进程缓慢,但AI短剧的潜力已吸引部分头部企业布局。掌阅科技在近期机构调研中透露,公司正积极尝试AI短剧制作,旨在积累经验并探索可行的商业模式。业内人士预测,随着AI技术的持续优化,2025年下半年或将迎来AI短剧的爆发期。
不过,当前AI短剧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画面稳定性、角色一致性及情感表达等问题。小朱认为,若未来AI能实现更自然的情感演绎,行业格局或将发生重大变化,但在短期内,真人短剧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总体而言,AI短剧正以“野蛮生长”的姿态重塑短剧行业,其能否真正颠覆传统模式,仍需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