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多断面限额的人工智能计算与调控技术报告》由四川大学刘友波、邱高等团队发布,聚焦高比例新能源并网背景下电网多断面限额计算与调控难题,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出解决方案,为提升跨区输电效率、保障新能源消纳提供技术支撑。
报告指出,当前大电网断面限额计算面临多重困境。西部清洁能源需长距离外送,2024年新疆新能源外送占比28.94%,但输电断面限额计算存在保守性问题。传统方法依赖极限传输容量(TTC)计算,需应对高维非凸非线性模型,收敛难且忽略多断面耦合效应,导致限额过保守,部分区域外送功率受阻达170万千瓦,制约新能源消纳。同时,AI驱动方法存在“黑盒”属性,可信度、泛化能力不足,数据准备成本高,工程实用困难。
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多断面限额混合计算是核心突破方向。针对极端场景辨识难,采用数据驱动技术,捕捉失稳方式外包络,避免复杂TTC计算,通过运行方式数据分布确定限额边界;基于无监督学习(如K-Means、GMM)生成运行方式簇,在子空间内减小稳定与失稳工况混淆,IEEE39节点测试中,2、5、10分档规则下外送能力较传统方法提升43%-48.4%;计及多断面耦合效应,用相关系数法提取强耦合断面对,通过网格剖分、凸包算法构建耦合限额边界,较独立断面方法,输电潜力提升最高达57.86%。此外,提出KKT松弛法、罚函数法,解决无监督聚类与求解器兼容问题,实现限额规则嵌入机组组合优化。
不确定性下多断面限额人工智能可信调控是关键实践路径。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构建分布鲁棒机组组合模型,用离散场景与连续分布表征不确定性,纳入多断面限额约束;针对求解器兼容,设计基于决策树的自监督学习策略,将类归属判据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提升可解释性;引入代价敏感决策树(CSDT),量化限额保守性,引导调度决策满足安全需求。算例验证显示,IEEE39节点系统中,所提方法断面平均输电功率提升47.8%,新能源消纳较传统方法提升12.5%;XJ-XB联网通道应用中,120档位规则使关键断面限额提升约8%,QY断面限额从56p.u.升至69p.u.。
未来研究将聚焦三方向:高价值密度运行方式集智能生成,结合电网机理推导稳定判据定位临界样本;探索多断面限额有限时间计算理论与智能增强方法,解决NP难问题;优化参数迁移策略,提升AI模型在不同新能源场景、稳定类别的适配性,进一步释放电网输电潜力,助力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安全高效运行。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