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岳 |
沈向洋 |
奈柯 |
张兴海 |
刘庆峰 |
于英涛 |
印奇 |
倪正东 |
朱华荣 |
9月5日上午,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作为本届智博会重头戏,大会发言环节邀请到9位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新锐企业家、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在智能产业领域的创新实践经验,带来了深度思考与前沿观点。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陈忠岳:
在重庆建设算力中心,更好服务“东数西算”
围绕数实融合,拓展AI新产业,中国联通深入行业、融入场景,积极打造应用共性平台,推进人工智能在先进制造、数字城市、居家生活、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的应用。
中国联通强化数据与智能融合创新,构建多元融合的高质量数据集,打造多模共生的元景大模型,开放“元景万悟”智能体开发平台。在重庆,发挥5G融合创新作用,联合40多家企业,深入200多个场景,推进数据集、大模型、智能体的研发应用,助力建设“产业大脑+未来工厂”。
夯实算网融合,构筑AI新基建。中国联通全面推进算力和网络的协同联动,实现全域异构算力的统一纳管和供给,建设超大规模计算集群。在“东数西算”国家枢纽接入风光水储绿色电力,提升算效、能效和碳效,在重庆建设西南算力中心,打造万卡集群,更好服务“东数西算”。
重庆数据资源富集,产业体系完备,中国联通将把握机遇,加大在重庆投入布局,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
开发『机器人』️灵巧手能力
视觉感知是人类对这个世界最大的感知渠道,人类90%以上信息通过视觉感知获取。当前大模型应用主要还停留在语言模型,真正走向世界还需要视觉模型,要看懂万物。
如果说去年是人形『机器人』️产品发布元年,2025年则是走向应用的元年,在智博会上也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已经真正把『机器人』️技术应用到工业场景中。
不过,『机器人』️技术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机会,这就是灵巧手的问题。特斯拉曾经让『机器人』️去装爆米花,在有风吹动的情况下就非常困难。还有一家公司让『机器人』️折叠毛巾,也非常困难。为什么这么难?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灵巧手的能力不足。
过去一年来,从宇树、波士顿动力为代表的『机器人』️可以看到,大模型使得人类智能一步一步被AI逼近。我们还剩下什么?实际上,灵巧手已经成为人类在人工智能面前最后的尊严了。
西门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数字化』工业集团首席执行官奈柯:
深耕中国市场,推进本地化软件开发
工业领域正迎来AI时代,其核心在于全面数字孪生、软件定义自动化和工业数据的高效利用,共同构筑智能制造的未来。
全面数字孪生是工业AI的基础,是人工智能时代模仿现实操作的关键。软件定义自动化代表了工业自动化的前沿,通过虚拟控制器实现生产流程的无缝适配和灵活部署。工业数据是驱动工业AI发展的生命线,高效利用数据训练AI模型,是实现工业生产优化的关键。
西门子致力于通过AI智能体打造开放、共享、创新的工业AI生态系统,并强调需要全球性的通用模型来促进AI发展。
西门子柏林总部大楼有一张地图,上面很早就标注了重庆——100年前,西门子就和重庆建立了业务联系,并设立了首家办事处。目前西门子深耕中国市场,特别是在重庆,积极推进“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地化软件开发战略,通过数字孪生和AI模型共同推动工业AI时代的蝶变,赋能全球智能制造。
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
让汽车成为具备感知思考能力的移动智能体
AI技术正深刻变革汽车产业,重塑产品、生产、管理及商业逻辑,将汽车从交通工具升级为具备感知、思考与进化能力的“移动智能体”,实现情感化交互和主动式服务。
赛力斯积极构建AI驱动的“产业大脑”,以AI+5G为基座,融合政府、社会、产业、企业资源,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全场景价值的智慧生态体系,赋能研产供销服全链业务,实现高效、精准的智能运营。例如,问界M系列车型,特别是M9,在“产业大脑”指挥下,已在高端SUV市场取得成功。
在具体应用中,赛力斯超级工厂通过AI技术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生产和质量数据采集,并运用AI视觉检测确保高品质。辅助驾驶系统累计行驶里程超百亿公里,通过全向防碰撞技术避免超200万次碰撞,有效降低事故率。智能仓库和无人卡车优化了供应链。智慧服务体系通过AI算法实现安全风险预警和云端事件秒级诊断。此外,AI+5G还赋能绿色制造,智能控制能源与碳排放,推动工厂绿色转型。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
全栈可控模型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出海
讯飞星火大模型凭借核心优势,在教育、医疗、汽车、人社、央国企及国际市场等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卓越的赋能能力和领先的市场份额。
讯飞星火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自主可控”的全栈能力。作为目前唯一基于全国产大模型(从算法到数据)的全栈可控模型,它以仅70亿的参数实现了对标近万亿模型的效果,大幅降低了对算力的需求,并显著降低了幻觉率。这使得讯飞星火能更高效、更安全地针对各行业场景进行快速优化和训练,有效满足深度应用需求。
教育领域,讯飞与中国教育机构共同打造了全球领先的教育大模型,与高校合作培养了超过2万名AI人才,显著提升了就业率。医疗方面,其医疗大模型不仅通过了国家级医生资格考试,服务诊断量近10亿次,修正了170万次错误诊断和9000多万次不合理用药,并通过影像云工厂提升了诊断效率。汽车行业,讯飞与长安汽车等头部车企深度合作,搭载智能多舱系统千万辆,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出海。
紫光股份董事长、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
生态共荣,人工智能需要众行远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面临结构性鸿沟、产品价值规模化释放以及生态培育等挑战,唯有持续深化创新探索,才能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算力筑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需以协同创新突破算力天花板。尽管算法创新和数据蒸馏能提升大模型性能,但“大力出奇迹”的规模法则仍未改变。面对万亿级参数大模型和多元算力生态,提升算力集群的效能尤为重要。
场景赋能是激活应用生命力的关键,需以实践创新实现规模化价值变现。“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独角戏,更是大模型与行业数据深度结合的同频共振。新华三将继续参与重庆开放的100个应用场景的揭榜挂帅,服务于重庆人工智能+和数字重庆的建设。
生态共荣是铸就高峰的必由之路。人工智能需要独行快,但更需要众行远。基于此,新华三践行政府搭台、企业搭链、创新搭伴、应用搭车的理念,创新打造图灵小镇模式,并落地深耕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
“AI+终端”是未来大模型产业的核心趋势
今年全球算力投入达到了3870亿美元💵,顶尖AI人才薪资达到70万美元💵。在此背景下,中国有自己的机遇:一是『工程师』红利,中国『工程师』在全球AI研发中约占50%;二是丰富的应用场景,包括『互联网』与制造业两大核心领域,为AI技术提供了广阔的试验田;三是国家战略牵引下的产业链创新优势。
未来,大模型产业的核心趋势将聚焦于“AI+终端”,特别是人、车、家三大终端的深度融合。AI手机、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家居将成为新的增长极。智能座舱作为人机交互的核心,将率先实现大模型的规模化应用,并沉淀核心能力。
当前,业界仍需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优质模型。硬件可靠性是制约工业『机器人』️等实际应用落地的关键因素,例如工业『机器人』️维修间隔时间仍需大幅提升。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点还是真实场景的数据飞轮如何转动,未来在物流、零售、制造业里面会有更多场景化服务,让具身智能真正落地产业。
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
中国将培育更多人工智能全球领先企业
人工智能领域作为硬科技的核心,五年内吸引了7500亿元人民币投资,增速位居各行业之首,今年上半年投资项目同比上升46.3%,金额上升了接近60%。
中国在AI领域投资活跃,且在基础架构、模型层和应用层积极探索,但在『芯片』等基础技术上仍存在显著不足。在人工智能领域,从基础架构到模型层再到应用层,大家都在积极探索,尤其是应用层,中国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是创投力量推动产业升级的成功范例。过去六年,创投在该领域投入超过万亿资金,有力支撑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巨大竞争力。这一成功模式充分证明,资本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构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未来“大智能时代”将催生更多优秀企业,创投行业将持续发挥关键作用。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创投将准备10万亿元资金支持人工智能行业,培育出更多全球领先的企业。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
未来将布局飞行汽车等前沿领域
数字『新能源』汽车时代,汽车将是可进化的智能『机器人』️。长安汽车持续推进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采取自主研发与战略合作并行的路径,打造全球领先的中央环网架构SDA,攻克了端到端、智驾等30余项核心技术,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输出的历史性转变。未来,将布局到『机器人』️、人工智能、飞行汽车等前沿领域。
此外,长安汽车推出了“新长安、新安全”天枢智能平台,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该平台将安全理念从被动防御拓展至主动智能,从硬件安全延伸至软件安全,构建了更为广阔的“大安全”体系。已建成智能网联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全球领先的智能网联测试中心,全面自主掌握核心测试能力。
长安汽车通过AI等科技创新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同时,我们呼吁国际品牌积极借助中国汽车产业完善的『新能源』智能化生态,加速在中国市场发展相关业务,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本版稿件由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吴刚、佘振芳采写,图片由记者张锦辉、谢智强摄/视觉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