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裁员潮刚退去,美国科技圈又迎来一场离谱洗牌,别以为裁员潮过了就能随便挑工作,现在的现实是:岗位少了、门槛更高了,想进大厂比登天还难!
但偏偏有家公司,竟然招人的规模快赶上Meta,还卷进了间谍案,这热闹可比OpenAI还凶。
先说结论,美国科技圈现在最热门的不是前几年火遍全球的前端、移动岗,而是AI工程师。需求爆到什么程度?
自2023年中期以来,招聘广告一路狂飙,湾区岗位数量比后面九个地区加起来还多。旧金山,彻底成了AI工程师的“宇宙中心”。
谁在疯狂抢人?意外吧,不是谷歌,也不是OpenAI,而是安杜里尔(Anduril)——这家靠国防合同起家的初创公司。
它不光拿到美国政府大单,还砸下25亿美元💵融资,招聘规模跟Meta一个级别。别忘了,这家公司前段时间刚卷进间谍案,结果丝毫没受影响,还在狂拉工程师。你说是不是比硅谷剧还刺激?
另外一个低调猛人是Speechify,筹了点小钱,却在捷克、罗马尼亚、埃及、加拿大挂出800多个岗位,搞得像是要把全球人才库直接吸干。
再加上IBM这种百年老牌突然满血复活,市值破历史新高,也在狂招后端和通用工程师,整个局面彻底乱套了。
但别高兴太早。虽然岗位数量看起来多,可真要上岸难度比以往大得多。因为现在的招聘广告里,资深职位居然超过了一半!
入门和中级岗位反而稀缺,逼得不少老工程师都降维去抢中低级别的坑,想靠面试再博个晋升。换句话说,没几年硬核经验?对不起简历直接被刷掉。
更残酷的是,科技大厂的平均任期已经拉长到前所未有的地步,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厂根本不怎么招新人,员工能留下来的都死死抱住铁饭碗,哪怕天天抱怨也不敢跳槽,对求职者来说机会少得可怜。
不过有个好消息:想转型去做AI工程师,其实比你想象的简单。很多人一听“大模型”,就以为要高不可攀的算法背景,结果真相是:只要你懂软件工程,能调用API,把LLM接进应用,那你就已经在做AI工程师的活了。
很多所谓的AI咨询公司,搞得架构花里胡哨,其实技术上不比老工程师强多少。
所以问题来了:未来几年,美国科技圈的“铁饭碗”,大概率就是AI工程师。而且工资待遇已经被顶到三元模型的前两个层次,高薪稳得很。
公开交易的科技公司和政府订单加持的初创,全在疯狂招AI相关人才。
再看地理分布,湾区彻底吃独食。大约三分之一的AI工程师岗位都在这里,其他地方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