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景冬冬 姬甜甜
“发现铁塔导线连板销钉缺失,人工复核无误,无人机可返回机巢。”今年度夏期间,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网河南电科院”)线路专家伍川对电网重要输电通道开展无人机巡检。这一幕,是国网河南电科院应用无人机技术助推电网运维进入新时代的缩影。
从无章到有序
标准化作业提升运维效率
为提升无人机精益化管理水平,国网河南电科院自2025年起就着手构建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围绕无人机管理、点云采集、航线规划、现场作业管控等关键环节制定标准规范,实现从设备选型、设备准入、数据采集、现场作业到设备报废的全流程标准化管控,并通过快速响应机制,为无人机巡检业务规范化开展提供了制度体系保障。
“无人机使用不规范,回传图像就无法获取有效信息。通过这套管理体系提升了无人机巡检水平,让我们的巡检作业更加规范,数据质量大幅提升。”伍川说。如今,标准化的无人机巡检业务,为电网运维『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地面到天空
无人机“点亮”巡检盲区
“以前巡线得带着干粮翻山越岭,现在无人机7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一基巡视,还能发现人眼发现不了的缺陷。”国网商丘供电公司无人机班负责人指着天上盘旋的无人机说。
传统人工巡检依赖望远镜🔭进行观察,存在一定的盲区。无人机巡检技术可实现对输电线路全方位、无死角的覆盖,并有效规避人工攀爬杆塔高空作业风险,也不用顾忌地形限制。尤其是在雨雪冰冻天气,无人机凭借灵活机动的特性,可迅速完成高风险区域特巡,极大提升了电网灾害防御与应急处置能力。
从人工到智能
精准定位识别缺陷
“无人机巡检,再配合上智能识别技术,巡检效率和精度比以前提升太多了。”一线运维人员的直观感受,正是无人机巡检应用成效的生动体现。
数智融合技术的应用,必须以解决生产实际需求为导向。国网河南电科院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通过高精度传感器、深度学习算法和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专属微小金具样本库,培育针对销钉、螺母等微小缺陷的特殊算法,实现金具缺陷高精准定位,大幅提升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未来,国网河南电科院将持续深化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应用,研发新一代AI缺陷识别系统,构建省级无人机智能巡检管控平台,实现全省输电线路巡检“一张网”管理,为我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