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名称:2025国际『半导体』可靠性保障与失效分析创新论坛
同期举办:第七届全球IC企业家大会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
展出时间:2025年11月23-25日
展览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执行单位:IC China 组委会
广东中科航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参展咨询:曹先生 I56228I6III
『半导体』制造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工业流程之一,微『芯片』的宽度仅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的1/2000,这种超精密制造对生产环境要求和设备可靠性提出了极高挑战。
传统『半导体』产业依赖老师傅经验和定期检修的时代正在落幕。如今,AI算法与数字孪生技术正重塑产业的预测性维护和可靠性管理方式。
01 产业落地困境:92%项目仍停留在可视化阶段
尽管数字孪生技术正以每年25%的复合增长率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且Gartner预测2025-2027年全球50%大型企业将完成部署,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研显示,92%的数字孪生项目仍停留在可视化阶段,仅有8%实现深度集成。这种“落地困境”源于三大核心矛盾。
物理世界复杂性与数字模型简化需求的冲突、实时性要求与计算资源的矛盾、短期交付压力与长期价值实现的失衡。
02 动态映射:构建『半导体』数字神经网络
在『半导体』领域,数字孪生技术首先通过动态映射构建虚实同步的数字神经网络。
某『半导体』产业园项目通过部署OPC UA协议网关和分布式Hadoop集群,实现了2000+设备数据的标准化采集与亚秒级传输。结合腾讯云混合架构,将10万路视频流处理时延从5秒压缩至200毫秒。
北京珂阳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数据融合的『半导体』设备故障预测与维护方法,采集多源传感器数据,构建工艺-应力-材料多维状态模型,计算关键部件失效概率。
当失效概率超过阈值,系统触发故障诊断流程,基于数字孪生模型进行故障模式识别,并结合历史数据预测故障发展趋势。
03 模块化架构:数字孪生的高效实施路径
模块化架构成为数字孪生规模化交付的关键。
飞渡科技DTS平台内置200+预制模块,涵盖设备健康管理、能源优化等场景。某汽车制造项目通过模块组合,将2000+设备接入时间从3周压缩至72小时,设备停机时间缩短30%。
优锘科技开发的ThingJS-X零代码交付平台采用可视化拖拽技术,降低开发门槛,注册企业超6万家。该公司构建了行业首个“物联感知+数据建模+可视化渲染”一体化架构,支持设备级到城市级跨领域数据融合。
04 闭环验证:确保价值持续释放
数字孪生技术的最终价值体现在实际应用的闭环验证中。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院)首创了以生产制造系统为核心的全要素、全系统数字工厂仿真模型(PSIM),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工厂解决方案。
中国电子院工艺数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星华表示:“我们构建一个虚拟模型即数字孪生工厂模型,对工厂的产线配置、生产布局、物流系统、动力用量等多个要素进行模拟仿真,把未来工厂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变化情况都考虑进去,然后不断优化找到最优解。”
05 企业实践:行业领军者的解决方案
Semens EDA正在开发复杂『芯片』封装随时间老化的模型,作为其工具的一部分,以创建高达机架级别的数字孪生。
这些工具共同旨在降低复杂的下一代2.5D/3D IC和小『芯片』设计中的设计、良率和可靠性风险。
Lam Research将其沉积和蚀刻工具构建为数字孪生,利用等离子体流模拟构建虚拟腔室,以帮助预测配方,同时优化腔室设计以确保整个晶圆的均匀性。
汇隆晶片软件投资2000万引入数字孪生和AI技术,实现了设备故障预警响应速度提升90%、生产计划制定从8小时压缩至8秒。
他们的产线运行状况实时映射在3D数字孪生系统中,AI每秒处理10万条数据流预判设备运行是否正常,这套设备预测性维护系统让年停机损失减少300万元。
06 技术前沿:从原子到晶圆厂的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技术已经涵盖了整个『半导体』设计范围。
在原子模拟方面,新思科技的QuantumATK套件用于材料工程中的晶体管触点和栅极氧化物堆叠设计,这些设计对器件性能至关重要。
晶圆级数字孪生优化虚拟硅片中的工具室和工艺配方,以提高产量和性能。晶圆厂级别数字孪生则通过协调整个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晶圆厂的生产力。
中国电子院在全球领先的“超洁净”和“微振动”技术上具有优势,实现了环境洁净度等级ISO1级、温度精度±0.1℃、相对湿度精度±2%等超净环境指标。
最近五年来,国内90%以上的显示器件、约60%的存储『芯片』,是在中国电子院设计、建设的超洁净工厂中生产的。
07 未来展望:数字孪生成产业升级“必选项”
数字孪生技术已跨越“可选项”阶段,成为产业升级的“必选项”。
通过动态映射、模块架构、闭环验证三大法宝,不仅能解决落地难题,更能构建持续进化的数字能力,在智能时代占据先机。
国电南瑞公司表示,他们的核心技术与业务正由传统的自动化向两个方向演进:一是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带来的柔性化、可重构化方向;二是AI技术及数字孪生带来的『数字化』、智能化方向。
正如某『半导体』产业园项目所验证的:当空间利用率提升15%、设备停机时间缩短40%时,数字孪生已从技术展示转变为价值创造的核心引擎。
浙江汇隆晶片的车间里,AI能耗管家通过预测模型优化车间用电策略,全年省电150万元。
他们的AI视觉检测精度突破0.2微米,缺陷检出率99.99%,达到航天级品控标准。
数字孪生技术不再只是『半导体』产业的一个概念,而是真正成为提升设备可靠性、优化生产流程的核心驱动力,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未来迈进。
ICChina2025、IC China2025、北京『半导体』展、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装备、『芯片』博览会、集成电路博览会、集成电路设备、集成电路材料、AI『芯片』、功率『半导体』、汽车『芯片』、『芯片』设计、『芯片』制造、晶圆制造、封装设备、先进封装、三代半、宽禁带材料、碳化硅、『半导体』可靠性、『半导体』失效分析、『半导体』测试、『半导体』试验箱、第三方『半导体』检测与技术服务机构、博览会